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通江县银耳产业发展情况概述


    【发布日期】:2014-10-27  【来源】:通江县人民政府
    【核心提示】:通江银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据民国《续修通江县志稿》记载,通江银耳发轫于盛唐,食用于宋元,入药于明清,在清光绪1880—1881年间人工栽培成功,而陈河乡雾露溪畔的九湾十八包则是人工栽培的发祥地,因此通江在1995年被首批百家中国特产之乡命名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国银耳之乡”。
           “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北纬30度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秦巴山腹地独特的资源禀赋,赐予了通江神奇秀美的自然风光,也赐予了通江驰名中外的通江银耳。

    通江银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据民国《续修通江县志稿》记载,通江银耳发轫于盛唐,食用于宋元,入药于明清,在清光绪1880—1881年间人工栽培成功,而陈河乡雾露溪畔的九湾十八包则是人工栽培的发祥地,因此通江在1995年被首批百家中国特产之乡命名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国银耳之乡”。

    悠久的历史传承,赋予了通江银耳厚重的文化底蕴,流传下来的各种美妙的传说和大量的诗词歌赋、文献史志,给通江银耳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富于了通江银耳的神美特性。鉴赏通江银耳,实则是在鉴赏银耳文化。通江创办了中国江银耳节,建设了中国通江银耳博物馆,成立了巴中市通江银耳科学技术研究所,在国内均属首创,这些载体和平台,充分地展现了中国银耳之乡厚重的历史内涵,为通江银耳文化添注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通江银耳,栽培独特,品质优良。通江银耳一直以青杠林为正宗寄主。由于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通江境内的青杠树生命力旺盛,再生能力强,一般幼树生长六、七年时间就可以间伐,从而持续利用,而其它产地青杠树由于地理气候条件不同而生长周期长、质地坚硬,不利银耳菌的分解利用。通江银耳在栽培过程中,不添加任何辅料,不施用农药,对病虫防控也采用了绿色的生物物理防控措施,所产银耳属于真正的绿色、天然、无污染产品。

    艳阳蒸,雾露凝,元气聚,通江银耳是天地灵气所化育、日月精华之结晶。她空松油润、朵片厚、胶质重、色泽纯、易炖化,观之如美玉、触之若羊脂、食之似甘露,被誉为“耳中极品”、“菌中魁首”。

    通江银耳价值珍贵,品牌一流。通江银耳,既是美味佳补的营养品,又是效力神奇的名贵中药。经诸多医家临床验证,通江银耳有强精补肾滋阴、润肺生津止咳、壮身补脑提神、嫩肤美容抑癌之功效,因此被列为《中药大辞典》,被收录到《全国中草药汇编》,《四川道地中药材志》。慈禧太后的侍女德龄在《御香缥缈录·御膳房》中记载通江银耳最为名贵、最受欢迎。清朝名医张红安在《本草诗解药性注》中形容通江银耳“有麦冬之润而无其寒,有玉竹之甘而无其腻,诚润肺滋阴要品,为人参、鹿茸、燕窝所不及”。

    作为银耳中的珍品,通江银耳更受到了业内专家的认可和高度赞扬。经省农科院专家检测,通江银耳蛋白质含量高达71.092mg∕L,自由基清除率92.23%,抗氧化和还原能力强,微量元素中的钙、镁、铁、锌均很高。

    2010年7月,中科院首个食用菌院士李玉、中国食用菌首席专家张金霞,对通江银耳给予了充分肯定。

    李玉院士说:我们是来“拜山”的。我在这里吃到了通江银耳,找到了真正银耳的感觉了……。张金霞专家也说:“我看到了通江银耳碑,感觉圆了一个梦。通江银耳产业发展使我感到高兴,特别是通江银耳栽培这种方式,使我非常享受……”

    独特的品质和价值,使通江银耳一直成为高端银耳产品的代表,通江银耳每市斤单价高达6500元,可谓价值不菲。通江银耳不仅成为“巴食巴适”区域公共品牌的首选产品,还入选了四川“七珍”;不仅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地标产品、原产地保护、著名商标、四川老字号、名牌产品、有机食品等数十项殊荣,还获得6.28亿元的国家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价值评估;不仅远销海外,出口韩国、日本、新加坡、法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还搭乘神舟8号进入太空进行育种试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产业富一方人。通江银耳正在焕发着勃勃生机,正在成为通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早在2005年,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通江时便说:“通江‘两耳一菇’小有名气,大有作为”,李克强总理2008年视察通江时也调研了食用菌产业发展。县委、县政府一直孜孜以求的把通江银耳作为立县的支柱产业来抓,形成了通江银耳“一带三区”的集聚发展效应。即建成了小通江河流域覆盖27个乡镇、80个重点村的10万亩食用菌产业带;建成了集菌种培育、恒温生产、产品加工于一体的周子坪食用菌万亩示范区;建成了集银耳高标准栽培、银耳文化展示、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诺水河食用菌万亩示范区;建成了集规模化生产、多种经营主体并存的陈河万亩银耳产业示范区。全县食用菌种植规模达3.51亿袋,鲜品产量16.05万吨,产值18.2亿元,已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同时,通过招商引资,采取“引进拓展”和“自主开发”齐头并进的方式,加快了产业发展和产品研发步伐。裕德源、山霸王、光泰科技、绿野食品、中茂农业等各个企业并驾齐驱,开展了基地建设和银耳饮料、胶囊、保健酒等系列产品研发,并在全国一些大中城市建立了营销网点,进一步提高了通江银耳的产品知名度、社会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

    银耳事业方兴未艾,银耳产业大有作为。在全球掀起食用菌产业发展高潮的有利时机,通江县委、县政府正鼎力实施银耳倍增计划,以创新驱动作为产业发展动力,重点突破以银耳为主的食用菌精深加工,推动产业飞跃发展,努力实现银耳单产倍增、规模培增、行业总值倍增、农民收入培增、产业形象倍增,加快培育极具国际竞争力的食用菌综合产业集群,力争到2020年,银耳平均单产突破400g/百斤棒;规模化设施栽培达到60%以上,银耳生产用种量达到150万瓶,接种耳棒4万吨左右,资源可持续利用率达到80%;培育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加工企业5家,超1亿元的加工企业10家,银耳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重组通江银耳集团,力争实现上市经营;行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农民产业纯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实现产业双倍增长。

    虽然,我们在银耳产业发展上还面临着一些劣势,我们的生产经营较为分散,规模效益比较低下,机械加工、物流配送、原辅材料生产等相关产业尚未形成,但是,机遇与困难同在,挑战与希望并存,我们衷心感谢业界精英对通江银耳产业发展的倾情关怀,诚恳希望与会各位领导和专家对通江银耳产业发展提出宝贵意见,也热切期望企业界各位同仁到通江这块热土投资兴业!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造通江银耳产业的辉煌明天!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