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岑巩水尾镇:“党建+”跑出乡村产业“加速度”


    【发布日期】:2022-10-25  【来源】:贵州日报
    【核心提示】:“我对食用菌产业发展更有信心了。”黔东南州岑巩县水尾镇新场村党总支部书记黄俊榜介绍说,该村党支部引进项目资金,建设食用菌产业链条,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我对食用菌产业发展更有信心了。”黔东南州岑巩县水尾镇新场村党总支部书记黄俊榜介绍说,该村党支部引进项目资金,建设食用菌产业链条,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近年来,水尾镇按照“党建强村、产业富村、民主理村、法治治村”的发展思路,以“党建+”为引领,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积极推行“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党员+农户+产业”等“党建+产业”模式,引导群众发展食用菌、蔬菜、杂稻制种等特色产业,实现了党建和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支部带动产业“活起来”

    “延伸食用菌产业链条,扩大种植面积,实现抱团发展,才能把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黄俊榜介绍说,该村推行“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党建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道路。

    “看到新场村食用菌产业如此成功,今年我们村也开展种植木耳20亩。”水尾镇驾鳌村党支部书记吴宗义说。今年来,新场村盘活闲置资产,建立食用菌棒加工厂,实现了食用菌产业全链条发展,带动大树林、驾鳌也加入食用菌产业行列。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水尾镇坚持把党建元素融入乡村振兴中,突出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和党员的能动效应,把支部工作融入中心、推动全局,采取“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把党支部活动的内容、形式辐射到产业发展来,形成支部指导合作社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实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同频共振。

    集体引导产业“强起来”

    暮秋时节,走进水尾镇大树林村,特色民居错落有致,蔬菜产业正在迎来收获时光,一幅村强民富景美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大树林村党支部持续做强村集体经济,按照“反租倒包”的经营模式,流转群众土地,再出租给种植主体,通过集中规模发展,切实提升土地的经济价值。同时大树林村级合作社积极扩宽发展思路,通过“党社联建”的模式,种植羊肚菌6亩,木耳3亩,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超过10万元。

    今年以来,水尾镇加快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提出“强村带弱村”“一村一品”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全面规范村集体资金、资源、资产的管理,探索资源有效利用,鼓励村集体积极利用好土地资源和闲置的项目资产,发展烤烟、杂稻制种、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水尾镇6个村通过经营收益实现集体经济稳定增长,3个村盘活“三资”促进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原来年轻人都外出务工,闲置了很多土地,今年我们村集体重新规划整理发展杂稻制种106亩,收入突破了30万元。”水尾镇白水村党支部书记潘正梅骄傲地说。

    主体支撑产业“壮起来”

    “我们着重发挥主体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吸纳群众就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水尾镇党委副书记黄均隆介绍说。

    水尾镇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村级合作社、帮扶企业的作用,探索“党社联建、社企联建”的经营模式,积极吸纳各类经营主体、致富带头人到水尾发展农业产业。目前,水尾镇有龙头企业4个,村级合作社14个,种植大户100余人。

    “我们突出发挥新昶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龙头作用,致力于打造食用菌产业品牌,把食用菌产业发展纳入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帮助各村实现产业强村目标。”黄均隆说。

    截至目前,水尾镇9个行政村党组织,带动发展特色产业基地面积2000余亩,建成食用菌、杂稻制种、蔬菜、烤烟等特色产业专业村6个。


     
    关键词: 食用菌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