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技术 » 正文

    黑木耳代料栽培关键技术


    【发布日期】:2023-01-10  【来源】:惠农网
    【核心提示】:黑木耳是我国利用和栽培最早的食用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及多糖、三萜、黄酮等活性成分,是药食同源的优质食

    黑木耳是我国利用和栽培最早的食用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及多糖、三萜、黄酮等活性成分,是药食同源的优质食品。黑木耳现代规模化代料栽培技术在东北形成并推广至西北、华北、华东、华中和西南等地区,形成了“北耳南扩”的产业新格局。黑龙江省是中国黑木耳主产区,也是黑木耳良种良法的输出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北方地区正值黑木耳春耳菌种、菌包生产,南方地区处于黑木耳出耳管理阶段,对黑木耳产业的影响极大。现归纳总结黑木耳代料栽培关键技术,供行业同仁参考。

    一、栽培季节

    黑木耳代料栽培的季节因各地环境条件而差异明显,北方产区黑木耳生产2季,春耳和秋耳。春耳一般在11-12月份制作原种,待1-2月份原种长好后,后熟15-20天,2月中旬-3月初进行春耳菌袋生产,4月中旬长满袋,经过后熟,根据当地当年气候条件于4月末至5月初露地摆袋、开口催芽。秋耳一般3-4月制作原种,6月中旬生产秋耳菌袋,8月初下地开口催芽。

    在南方产区黑木耳生产1季,一般6-7月制种,8月上旬-9月下旬接种制袋,10月中旬-11月中旬排场,12月到翌年4月进行出耳。

    如果采用设施立体栽培模式,生产时间提前约1-2个月。

    二、栽培模式

    北方产区以“小孔短棒全光间歇弥雾栽培模式”为主,南方产区以“小孔长棒全光间歇弥雾栽培模式”为主。

    三、品种和菌种选择

    (一)品种选择

    根据黑木耳品种特性结合当地环境条件,不同的栽培季节,采用适宜的栽培模式,选择国家或省级以上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或登记(备案)的品种,或者应本地栽培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质品种进行高效栽培。

    (二)菌种选择

    选用菌丝洁白健壮、适龄、无污染的优质菌种,菌种生产必须按照颁布的食用菌菌种标准(GB 19169-2003 黑木耳菌种、NY/T 528-2010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和 NY/T 1731-2009 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的规定执行。菌种生产单位应取得《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

    四、栽培袋生产

    (一)常用的培养基及配方:

    1、木屑培养基:阔叶树木屑86.5%,稻糠或麦麸10%,豆粕1.5%,石灰1%,石膏1%,含水量58%±2%。

    2、木屑棉籽壳培养基:阔叶树木屑63%,棉籽壳15%,麦麸20%,石灰1%,石膏1%,含水量58%±2%。

    3、棉籽壳培养基:棉籽壳78%,麦麸20%,石灰1%,石膏1%,含水量58%±2%。

    (二)灭菌、冷却

    装袋后及时进锅灭菌。选用高压灭菌,要选择耐高压的聚丙烯材质的栽培袋。

    采用常压灭菌方法,短棒栽培袋要求维持100℃-105℃,8-10小时,长棒栽培菌袋常压灭菌要求维持100℃-105℃,12-14小时,出锅后及时将菌袋搬到已经消毒处理好的冷却场地进行冷却。

    (三)接种

    无菌操作的观念始终贯彻于整个操作流程,减少污染,提高菌种成功率。

    短棒栽培普遍采用海绵块封口,接种时拔出封口棒,接入黑木耳木屑原种,填满接种孔洞,用海绵块封口。原种采用“枝条”菌种,每个菌袋接入一根“枝条”即可,用海绵块封口。要求海绵块进行灭菌处理并干燥彻底。

    长棒栽培接种在袋身打孔接种,一个菌袋在一条直线上打4个接种孔,封口采用套袋、木塞或者贴条方式。为了保证菌种成活率、降低污染率,在菌种满袋时,脱下外层袋。

    (四)发菌管理

    1、温度

    黑木耳代料栽培适宜进行变温管理,可以提高黑木耳的菌种质量。变温管理采用前高后低的温差调控,前期7-10d保持24℃-28℃利于定植,中期22℃-24℃,后期18℃-20℃,划口前进行相对低温后熟处理,加壮菌丝生长。

    2、湿度

    空气湿度应在50%-60%。湿度的调节可以结合通风(换气)和在地上洒水用来调节,满足菌丝在发菌期间的要求。

    3、光照

    要求完全遮光进行暗培养。在菌丝体长满袋后,可以见光促使原基的形成,进入出耳阶段。

    4、空气

    黑木耳是一个好气性真菌,发菌阶段需要经常换气,增加室内的氧气含量,同时降低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的含量,以维持菌丝体的正常生长。

    (五)检查

    接种3-7d后做首次检查,检出未活或污染者,杂菌污染严重的发现一个剔除一个,注意移出培养室时,动作幅度要轻,防止杂菌孢子飞散。

    (六)后熟(困菌)管理

    栽培袋一般45-60d就可以满袋,待菌丝满袋后,可将发菌温度下降3℃-5℃继续培养1-2周,这个过程称为困菌或者后熟。其目的是使菌丝体加壮培养,类似于蔬菜栽培中的低温“炼苗”。后熟阶段结合光照,增加散射光,刺激原基的形成,为下地出耳做准备。

    五、出耳管理

    (一)划口

    黑木耳菌棒经过后熟,可进行划口出耳。小孔出耳采用专用工具或机器划口,小孔出耳的最佳出耳孔密度为孔间距孔径0.4-0.6cm、孔深0.5cm,孔数180-220个。

    划口时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菌袋表面,然后倒立划口出耳。尽量在料袋紧贴处划口,不要在料袋分离、皱折处、杂菌污染处(污染重的菌袋捡出另畦出耳)、袋内形成原基处及无菌丝处划口。划口后2-3d,菌丝可将划口处封口,这个阶段有的在发菌室内完成后下地催芽,或者在室内完成催芽;有的作床后在田间划口、催芽。

    (二)催芽

    北方短棒栽培模式的,春季栽培受低温、低湿条件影响,必须进行集中催芽处理,可室内催芽,可室外覆盖催芽。保持湿度80%左右,温度15℃-25℃,当划口处黑色原基封住口时,可以结束催芽进行分床排场出耳,分床时间依据当地实际气候条件。

    南方长棒栽培模式直接排场出耳无需密排菌袋,为了保证出耳芽,采用的催芽生产的环节中应修建塑料拱棚、遮阳网等用于临时覆盖,防止高温、强光、阴雨季节的影响。

    (三)排场出耳

    1、露地栽培

    北方地区短棒栽培排场出耳时,菌袋间距10cm,每平方米可摆20-25袋。

    南方地区长棒栽培时,畦床消毒杀虫后铺上干草或稻草。用小木(竹)杆或铁丝搭纵向3排、高30-35cm、行距40-50cm的支架,菌棒与地面成60-70度角斜靠在支架上均匀排布,间距10-15cm。

    2、设施栽培

    根据设施棚内空间设置挂菌袋尼龙绳位置,一般每串挂8-9袋,相邻两串间距25-35cm,最底部菌袋距离地面30-50cm。

    (四)田间管理

    黑木耳代料栽培的方式是全日光间歇弥雾栽培,此方式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高效节能。

    1、温度

    黑木耳下地排场后,培养阶段的温度主要受外界气候控制。若自然环境过低,则可在上面覆盖上草帘用来保温。子实体生长期即从开片到子实体成熟期,这期间耳芽生长较快,此期以保持床温15℃-25℃为宜,以18℃~23℃最佳。温度过高地区需要遮阴降温,临时搭建荫棚或覆盖遮阳网,尤其南方高温地区。

    2、湿度与水分

    黑木耳出耳采用雾灌水分管理,多采用喷水带和微喷管。遵循的原则是通过间歇喷雾进行“见干见湿,干湿交替”管理,并且要根据天气状况灵活控制。浇水注意浇就  浇透,干就干透,否则影响木耳正常生长。随着耳片的渐渐长大,应逐渐加大喷水量。一般傍晚和清晨喷水增湿,晴天、高温天多喷,阴天、低温天少喷。雨量较大地区临时覆盖塑料薄膜以便避雨。

    3、光照

    露地栽培的出耳阶段的光照主要取决于自然光,当光照过于强烈的时候,可以采用覆盖遮阳网来遮光。

    六、采收和采后处理

    (一)采收

    采收的时间根据耳片的舒展度进行判断,当耳片充分展开,边缘起皱变薄变软,色泽转淡,耳根收缩,或部分耳片腹面出现白色粉状物(孢子粉)时,要进行采收;目前,根据市场对黑木耳产品的需求,在耳片宽度达到3-5cm时进行采摘,商品性状较优,采摘后可以转潮继续采收。

    (二)采后处理(干制)

    采收后主要自然晾晒干制,成本低,简便易行。建议生产中采用简易覆盖网架晾晒,既保证了晾晒效果,遇雨又可以随时覆盖防雨,能够保证产品的卫生和质量。除采用自然晾干法,还可以采用烘干设备干燥。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