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技术 » 正文

    提高袋栽香菇产量的关键技术


    【发布日期】:2014-04-08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作者】:黄贞彬
    【核心提示】:  香菇栽培技术因地而异,但要提高香菇的产量,关键要把好菌筒制作、转色和出菇管理3个环节,现将具体技术介绍如下。  1 菌
      香菇栽培技术因地而异,但要提高香菇的产量,关键要把好菌筒制作、转色和出菇管理3个环节,现将具体技术介绍如下。
      1 菌筒制作
      1.1 适当推迟制简时间
      制筒时间一般安排在8月初进行。为减少链孢霉的污染,可将制筒时间推迟到8月底至9月初。
      1.2 做好培养料的制备与灭菌
      培养料配方以木屑为主,麸皮20%,糖、石膏、石灰各1%。木屑经发酵处理后加入麸皮等辅料,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55%左右,即手捏料成团落地即散。拌料要均匀,从拌料到上锅灭菌不可超过6 h,灭菌时火要旺,使其在5 h内温度上升到97一100℃,当温度达100℃后应维持10—12 h,中间补水要用热水,以保持里面温度稳定,灭菌结束待料袋冷却至不烫手时再搬动。
      1.3 接种和发菌
      在接种时,除选择菌丝生长健壮、无污染的菌种外,更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接种后将菌袋置于经杀毒过的培养室进行发菌,菌袋按“井”字形叠放,气温高时改为三角形排放;培养室室温高于28℃时要采用降温措施,空气湿度控制在70%以下,每天要适当通风,7 d后进行翻堆。一般接种后20 d,香菇菌丝圈直径可达到5 cm。
      2 适时脱袋转色
      菌丝长满袋后10—15 d,当菌丝由白色转为淡黄色,瘤状突起占菌袋三分之二,接种口变褐色,并出现黄水时,选择阴天进行脱袋下田。脱袋后6—7 d用薄膜罩紧,尽量不搬动,创造高温环境以利菌丝恢复生长,若遇28℃以上高温则每天要掀膜1~2次,待菌筒表面长出绒毛状菌丝时适当掀膜,加大干湿差,使菌丝充分接触空气、光照,迫使其分泌色素,脱袋8—10 d结合通风连续喷水2—3次,每天1—2次,并洗去菌筒上的黄水,在正常情况下,开袋后15 d可完成转色。
      3 加强出菇管理
      尤其注意春季出菇管理,当菌筒完成转色后,白天菇床紧盖薄膜,提高温湿度,早晨或晚上掀膜1 h,使菇床气温急剧下降10℃以上,人为地创造高的温湿差,待3—4 d后即可出蕾;当采完一批菇后应停止喷水,增加通气次数,让菌丝有7 d的恢复期,然后再按前述方法催蕾出菇,待出菇蕾达到2cm时开始喷水。春季因气温上升,湿度大,易生杂菌,故要加强通风,防止菌筒霉烂,对局部长霉菌的菌筒,可用毛笔蘸1000倍多菌灵液涂污染处,控制其蔓延。后期菇筒菌丝生活力减弱,可采用0.2%葡萄糖、0.3%过磷酸钙、0.1%磷酸二氢钾及60 mg维生素B.对水150 kg,浸菌筒来提高香菇产量,改善其品质。
     
      常用计量单位符号 1、时间:d(天)、h(小时)、min(分)、s(秒)。 2、长度:km(千米)、m(米)、cm(厘米)、mm(毫米)。 3、面积:m2(平方米)、667m2(亩)、hm2(公顷)。 4、体积:m3(立方米)、L(升)、ml(毫升)、μl(微升)。 5、质量:t(吨)、kg(公斤 千克)、g(克)、mg(毫克)、μg(微克)。 6、浓度:mg/L、mg/kg(ppm,1×10-6)。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