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技术 » 正文

    黑木耳露地栽培的季节安排和品种选择分别应该怎么做呢?


    【发布日期】:2019-11-23  【来源】:百家号  【作者】:魏金娟说三农
    【核心提示】:黑木耳露地栽培工艺流程如下:培养料配制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菌丝培养划口催芽出耳管理采收间歇期管理采收。(一)季节安排与
           黑木耳露地栽培工艺流程如下:培养料配制→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菌丝培养→划口→催芽→出耳管理→采收→间歇期管理→采收。(一)季节安排与品种选择:我国南北各地气候差异较大,生产季节应结合当地气候条件而定。一般依据黑木耳最佳出耳温度,结合考虑菌丝生长所需时间,确定菌袋生产季节。北方地区由于农户生产量较大,日生产能力有限,而冬季气候寒冷,可以提前1-2个月开始菌袋生产,长满袋后冷藏备用。
          通常南方黑木耳在春秋两季出耳,北方黑木耳在4-9月出耳。黑木耳品种选择应综合考虑市场需求、本地气候和品种特性。黑木耳品种不仅要产量高,而且品质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杂性,才能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当前生产实践表现良好的品种有黑29、Au916、新科等。小孔单片栽培要选用适合小孔栽培的碗片状品种,耳片颜色以黑褐色、正背面区别明显为好;一般选择耳根小、展片好、圆边、脉少、耳厚的优良品种。黑木耳多数菊花状品种在小孔栽培时,子实体也易连片成朵,难以生产单片无根的优质木耳,不要轻易选用。
          (二)代料栽培的准备:1.准备菌种 结合本地区气候特点,确定栽培品种和制袋日期之后,需提前95- 100 d扩繁准备母种,提前80~90d生产准备原种,提前40d以上生产栽培种。黑木耳生产多采用枝条菌种和木屑菌种。木屑菌种成本低,菌丝定植快,不易污染。枝条菌种接种速度快,特别是能够直接插到袋底,菌丝在枝条上下同时萌发,缩短培养周期。大规模菌袋生产中,环境控制条件较好,可以选择使用液体菌种。液体菌种经过7~8d发酵后停止进气,静止观察,菌球下沉,上清液澄清透明,表面无或有少量泡沫,菌球表面菌丝呈发散状,表面菌种正常。黑木耳菌种不耐高温,长途运输及贮藏期间易高温烧菌,应注意控制温度。
          2.准备原料、黑木耳是典型的木腐菌,但杨树、柳树等软杂木屑栽培时产量和品质均不如柞树千斤榆等硬杂木屑。尽管用秸秆完全替代木屑栽培可以出耳,但口感及产量均不如木屑栽培。堆积2年以上,经过充分发酵后的松木屑,也可以替代杂木屑栽培黑木耳。黑木耳代料栽培常用配方如下:(1)木屑80%,麸皮或米糠15%,豆粉2%,玉米粉1.5%,石膏1%,轻质碳酸钙0.5%。(2)木屑55%,玉米芯25%,麸皮或米糠15%,豆粉2%,玉米粉1.5%,石膏1%,轻质碳酸钙0.5%。(3)豆秆粉80%,麦麸或细米糠18%,石膏1%,石灰0.5%~1%。木屑以堆积雨淋一段时间的陈年木屑为好,麦麸应大片、新鲜和无霉变,米糠需采用油糠,石膏宜选用饲料用或食用石膏。3.准备出耳场地、黑木耳栽培主要以露地栽培为主,露地栽培应选择开阔向阳场地,避风,近水源,交通便利,地面作畦,开排水沟。
          (三)菌袋制作:菌袋制作包括配料、装袋、灭菌、接种和菌丝培养等步骤。1.配料与装袋 木屑应粗细混用,粗木屑占25%-30%为好。木屑要过筛,除去石块、树皮、树娅、金属等杂物。规模化生产中常使用搅拌机,进行三级抖料,使培养料充分混匀。培养料含水量应控制在60%-65%, pH 7~8,栽培中通常选用聚乙烯塑料袋栽培袋较细,带口较小,最好采用装袋机装袋。大多采用塑料插棒固定接种孔,可以人工插棒,也可以机械插棒。
          2.灭菌与冷却、料袋置入灭菌锅中之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锅内温度上升至100℃,控制进锅蒸汽阀门的大小,使锅内的温度始终维持在98-100 ℃,至少保持10ho在灭菌结束前,加大火力使温度升至99~100 ℃,随后进入“闷炉”阶段。高压灭菌锅需要设定特殊的灭菌程序,一般108 ℃4h即可达到灭菌效果。将棉花塞或海绵塞以及接菌器具一并包好,放入灭菌锅内,与料袋同时灭菌。常压灭菌后,让其焖一夜, 自然冷却,既是降温过程,也是继续灭菌过程。待锅内温度降至70 ℃以下后再出锅。出锅后也不可放在极端低温下强制冷却,防止料袋倒吸冷空气造成污染。
          3.接种与菌丝培养、接种环境及无菌操作要求与香菇代料栽培相同。菌丝培养室应卫生洁净,通风条件良好。每立方米培养室可以用14 mL甲醛倒入7g高锰酸钾,产生烟雾,进行空间熏蒸,也可使用专业气雾消毒剂熏蒸消毒。将接种后的菌袋放在层架上,单层立放最为适宜,也可以多层横向摆放,但菌袋彼此之间需留2-3cm间隙。整个菌丝培养阶段应在黑暗或弱光环境下进行,门窗处均应采取措施遮光。
          菌袋培养第1-3d,温度维持在28~30 ℃,暗光培养,不通风;第4-9d后每天降温1℃,尽量少移动。第10~20 d,菌丝进入快速生长期,呼吸代谢加快,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菌袋开始升温。此时应加强通风,进行翻堆,挑出染杂菌袋,并逐渐降温至22-25 ℃。培养20d以后,加大通风量和通风次数,进一步降低温度,并对环境适当增湿,特别应防止局部菌袋温度偏高,造成“烧菌”。培养25~35 d之后,菌丝长满菌袋。之后继续培养6-7d,让菌丝充分降解培养料,这个过程称为后熟或“困菌“。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