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 毛玉帮专栏 » 行业点评 » 正文

    用标准化推动食用菌产品升级


    【发布日期】:2011-01-07  【来源】:易菇网  【作者】:毛玉帮
    “标准化”对食用菌产品而言意味着什么?在食用菌产业化的过程中,食用菌从业人员该如何适应?针对这些人们关注的话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从业经验并同食用菌界很多专家交流阐述了一下自己的观点。
      “标准化”必须紧紧跟上
      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品频频出现“卖难”问题,有人认为,“卖难”是因为食用菌深加工跟不上。那么我要质疑:把食用菌产品都加工成高附加值商品,问题就能解决吗?食用菌产品,属于非弹性商品,虽然消费者选择的种类有变,但消耗总量变化不大,即使把所有的食用菌都做成菌药、保健品,市场仍然难以消化。
      规格化和标准化的滞后,是影响我国食用菌产品销售的关键因素。头几天我到了长春市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台北大街蔬菜批发市场一食用菌经销商处看到了两家生产的金针菇,一家是五市斤塑料膜包装的袋,没加任何说明,批发价25元,销售商说这种货走的不好。另一家是纸箱包装的金针菇同样是5市斤,后者则标明了内装产品的品名、品质、等级、数量,还有厂家,即使不见实物,金针菇的样子也能知道八九不离十。经销商对我说还是后者好卖,每箱35元还有点供不上。
      其实这个差距就在于食用菌产品的规格化和标准化。
    在发达国家,“上等”、“精选”等词汇,都禁止出现在食品包装上。不同规格的商品有着不同的用途,适用于不同的市场需求,不能单以优劣区分。道理很简单:飞机如果都设成“头等舱”,乘坐的人还会多吗?食用菌产品也是一样。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标准化得跟上。食用菌产品要建立现代化营销体系,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而进入产业化生产的食用菌产品必须要实现规格化、标准化,由此才能使食用菌产品脱离原始的“蔬菜”意义,变成合格的工业原料。只有严格按规格标准生产食用菌产品,才能最大限度、最合理地满足食用菌制造的各种用途。
     目前,无论在规格、标准的制定还是实施上,我们食用菌行业都明显滞后,不仅缺少相应的评价分析仪器,流通贮藏设施和冷链系统也严重不足,难以对相关技术指标进行测定。有的食用菌产品虽然制定了标准,但指标无法量化,难与市场接轨。
      菇农要学会经营
     中国食用菌生产着的生产能力其实非常强,不管什么珍稀品种,一学就会。但由此带来的后果是,每一种有市场需求的食用菌产品都会引发“一哄而上”,迅速饱和。比如鸡腿菇过去价格很高,现在却已明显滞销。
      我们食用菌行业的从业人员掌握着食用菌生产的先进技术,这一点不比国外差,但普遍缺乏经营意识和能力。发达国家的食用菌生产着历来都把经营能力视作合格从业人员最基本的素质,都把培养优秀经营人才当作加强振兴产业最重要的战略措施,而我国食用菌界长期以来却缺乏这种培养,不管是送科技下乡、办培训班,还是培养农民技术人才,都忽视了产业经营知识的普及。
      由于缺少企业化经营意识,菇农很少会科学地核算成本。在自己的生产成本中,没有自己的劳动力成本,甚至原料也有的不算成本,占地不算成本,所以核算出的成本总是低廉的,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是用亏本的价格来竞争。
    食用菌产业化应该是以菇农为主体经营的,只有让菇农发挥出自己的经营才能,使食用菌生产实现企业化经营,才能使菇农融入现代社会的市场、信息等活动中去,摆脱孤立、分散、弱小的处境。许多发达国家的家庭菇场本身就是一个企业,家庭成员按企业组织分工,按企业制度管理、运营和分配,菇场与菇场、菇场与社会之间,也按企业形式协作和联系。参考文献略(作者:myb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易菇论坛)
     
     
    [ 专栏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专栏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