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 毛玉帮专栏 » 行业点评 » 正文

    我国工厂化食用菌发展体系与机制探讨


    【发布日期】:2011-05-17  【来源】:易菇网  【作者】:毛玉帮
    一、我国工厂化食用菌必须选择符合国情的技术路线。仔细研究,日本及欧洲等食用菌发达国家的工厂化,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能耗、高产出”,“设施高档化”,“生产作业高度机械化”,“经营主体单一化、集中化”的技术路线。而我国的国情与这些食用菌发达国家截然不同,如果盲目照搬他们的模式,未必能取得理想效果。我国食用菌工厂化技术路线的选择与确立,需要在这些食用菌发达国家技术路线和我国现有食用菌工厂化技术路线的取舍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以便同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一是在不断提高食用菌生产设施水平的同时,注意将建设投入控制在一个可承受的合宜、有效范围之内;二是确保低能耗、环保性,将能源消耗、食用菌生产过程可能形成的点源污染控制在规定的限度之内;三是经营主体层级化,分散生产与统一经营相结合。
    二、我国工厂化食用菌应建立研究开发、试点示范与正规生产有机结合的发展体制。从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到生产的试点示范,再到大范围的生产推广,是产业逻辑发展的自然过程。我国食用菌科研机构及科研人员的科研选题与生产的实际需要严重脱节,其成果的推广应用受到制约;另一方面,食用菌生产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往往难以得到有效、适时的满足,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食用菌工厂化的有效发展。要改变这一状态,需要建立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科技研发与生产单位有机结合的营运机制,使科研与生产有机对接、互为适应,形成研发、示范与正常化生产有机结合、互为促进的联动发展机制;以此为基础,不断推出新的研发课题及项目,开辟、拓展新的工厂化食用菌研发、试点示范与推广发展领域。
    三、完善工厂化食用菌相关产业的关联发展体系。工厂化食用菌的有效发展,必须建立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的产业关联发展体系及其运行机制。我国目前环绕工厂化食用菌前承、后向产业的关联发展体系虽已具有雏形,但相互间纵深层次的配合与协调仍明显不足,相关产业或项目间相互结合、同为一体的链接机制并未全面形成。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目前工厂化食用菌发展存在的技术装备、生产手段供应脱节和食用菌产品加工能力落后现象,以便进一步完善、强化我国工厂化食用菌产业链条,提高工厂化食用菌发展的关联经济效应,必须高度重视工厂化食用菌与其前承、后向产业包括菇房设施及设备制造业、菌用专用品生产业与食用菌产品加工业的协同发展和互为对接,培育工厂化食用菌与其关联产业或项目的互利经营机制和同为一体的跨产业(行业)经营组织形式。
    四、强化工厂化食用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工厂化食用菌发展需要有与之要求相适应的经济、社会环境和健全、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我国目前由于缺乏有效的社会化生产物资供给、市场信息咨询和规范的技术服务等配套环境及服务体系,工厂化食用菌企业和菇户所面对的大量非业务经营事务大多都必须自行处理和解决,结果导致其经营与管理水平低,专业化程度低,工厂化食用菌的技术、设施、装备等方面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率与效益往往得不到保障。为此,应强力推动工厂化食用菌中介服务组织的全速发展,快速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工厂化食用菌产前供应、产中指导、产后营销的配套服务体系,为工厂化食用菌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专业技术、信息咨询、生产代工、市场开发与推广等方面的服务。参考文献略【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易菇网】
     
     
    [ 专栏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专栏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