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技术 » 正文

    双孢菇的新型栽培技术:冷库周年栽培法


    【发布日期】:2022-10-31  【来源】:农业好帮手
    【核心提示】:利用闲置冷库生产双孢蘑菇,能保证一年四季不断生产。冷库内生产双孢蘑菇,温、湿度易控制,产量高,质量好,菇体圆正,洁白柔嫩

    利用闲置冷库生产双孢蘑菇,能保证一年四季不断生产。冷库内生产双孢蘑菇,温、湿度易控制,产量高,质量好,菇体圆正,洁白柔嫩,出菇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建菇床一般为竹木结构,床架一般为角铁或水泥结构菇床长度不限,挡板高20厘米,层间高55~60厘米,底层距地面20厘米左右,走道宽不低于50厘米。一般冷库可搭5~6层床架。通风设施改造将原有的通风口加上空气过滤装置,将制冷机改为既能抽取新鲜空气,又能使冷库的空气循环两种用途。

    增加冬季取暖设备,如安装暖气片,或制土灶供暖。培养料配方:麦秸3000千克,湿鸡粪2.4米3,石膏200千克,尿素20千克,石灰100千克,过磷酸钙60千克。建堆与发酵。建堆前3天,先把麦秸预湿,同时加入2%石灰,然后一层麦秸一层鸡粪进行堆制。

    湿鸡粪要打成糊状并将尿素拌入料堆宽2米,高1.8米,长度不限,堆要整齐,边要垂直,堆顶为龟背形,料堆水分为75%。料内温度每天测2~3次,最理想的温度为70~80℃。约7天后,进行第一次翻堆,并把过磷酸钙均匀加入。复堆改为宽1.8米,高度不变。约6天后进行第二次翻堆,并把石膏和尿素均匀加入,这次应适当调整水分,水分不可过大,堆宽度缩为1.6米,高度不变。

    第三次翻堆时,结合料干湿情况决定是否加水,含水量为68%,此时应测pH值,偏低时要用石灰或石灰水进行调节。每次翻堆应在料温往下降时进行。具体的翻堆次数,还应根据料堆温度等情况灵活掌握,般为4~5次。20天左右结束前发酵。二次发酵:即将前发酵的培养料运到经严密消毒、杀菌的菇房内,由上到下平铺在床架上,采用蒸汽升温,让室温达到57℃,料温达到58~60℃,保持6~8小时,然后料温降至55℃,保持12小时。

    以后每天降2~3℃,8~10天降到28℃以下即可播种。没有蒸汽升温条件的可采用大堆改成两小堆的方法,进行控温、灭菌处理。具体做法:将大堆改成宽1.5米、高1米的两个弧形小堆,料底层中间用砖或架板垒起一个高30厘米、宽50厘米的通风道,再用塑料薄膜盖上,让料温升到55~60℃保持2天,然后打开通风口降温,总共需要7~8天时间。在后发酵结束前2天,在料的表面喷入1:500的多菌灵和0.5%敌敌畏,然后掀掉塑料薄膜排气降温。

    发酵结束培养料颜色为棕褐色,无臭味,无氨气,有料香,有放线菌菌落,草长10~15厘米,一拉即断,粪草均匀,料疏松,水分65%~68%,pH7.5~7.8。然后铺料播种。将发酵好的料直接运到床上,摊开压实,厚20~25厘米,在料温降到28℃左右即可播种。

    可采用混播:1米2播500克装菌种两瓶,其中3/4播到料内,1/4撒于表面。也可采用穴播:行株距为10厘米×10厘米,穴深10厘米以上,将大部分菌种播入穴中,少部分撒在表面压实,使菌种和培养料紧密接触,用种量与前同播种完毕,用塑料薄膜覆盖,喷0.5%甲醛进行环境消毒,24小时后稍通风换气,排除药味即可。

    播种后3天之内不需要较大通风,不需要喷水,3天后微通风,每天室内要有新鲜空气,温度控制在22~26℃,空气相对湿度85%~90%,一般15天左右,当菌丝长至2/3处时,即可覆土。选择地层以下20~30厘米的黏土,挖土暴晒后敲成直径为0.8~1.5厘米的颗粒,再混合加入15%粉煤灰、1%~1.5%的石灰,然后用10%甲醛和1%敌敌畏喷洒,用塑料薄膜覆盖2天后,翻动土粒去除药味即可覆土。床土要求:有很好的持水性和通气性,pH7.5~7.8。

    覆土厚度为3~3.5厘米,一次性把土全部上够,整平,此时水分以一抓成团、落地即散为宜。在以后的3~4天内,把床土水分逐渐调成饱和状态,但不要让水分漏入料中,约1周菌丝长出土面。当菌丝长出土面50%时,要进行耙平(搔菌)。这能进一步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有利菌丝均匀生长,耙平深度以离培养料0.5厘米为宜,耙平要细、要平,这有利于出菇整齐。3天后室温应降至16℃,促使子实体原基形成。

    出菇管理阶段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温度16℃左右,料温不能超过18℃。当覆土表面或土层下形成米粒大小的白色菇蕾时,若出现干燥需要轻轻喷水,量要少,雾滴要细,或只向空中和墙壁喷水。当子实体长到黄豆大小时,稍微加大喷水量和喷水次数,根据岀菇的密度,菇多多喷,菇少少喷高峰期一般不喷水。每次喷水后应立即进行室内风循环。

    当菌盖的直径达2厘米以上时,可根据不同的等级标准进行采收。每个生产周期可采4~5潮菇,每潮菇可连续采8~10天,此后约经5天下一潮菇即可采收。每收完一潮菇后要进行清床,并把采菇留下的孔洞用消毒的覆土补平,重喷一次水,促进菇的转潮。每个生产周期为2~3个月,出菇结束1个月前即可进行下次的培养料发酵。出菇结束后即清理出陈旧的培养料,并远离菇房,此培养料可作为优质有机肥还田。然后进行菇房的彻底消毒,再次进行生产。

    春、秋季室内气温较适合,在养菌和出菇阶段,只需注意室内风循环,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按常规法进行管理夏季生产室外发酵时,要防止雨淋,下雨时用塑料薄膜盖上,以防营养流失。不下雨时要掀开,以利透气。室内栽培时,因外界气温高,需制冷降温调节成适宜的温度,还应注意每天早晚通风。

    另外,夏季因气温高,杂菌较多,所以菇房每10天左右要进行一次环境消毒,可喷1%福尔马林等。冬季生产由于外界气温低,一次发酵时间要长些,垛要堆得适当大些,或进行一些防风、雪的处理,如外部加盖草帘等。冬季让室内达到适宜温度比夏天较容易,因而管理起来也较方便。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