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病虫防治 » 正文

    食用菌虫害防治


    【发布日期】:2025-08-28  【来源】:菌物健康
    【核心提示】:文章系统梳理了食用菌生产中病虫害的种类、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策略。重点介绍了双翅目蚊蝇、弹尾目跳虫、螨类、蜗牛、线虫等主要害虫对香菇、平菇、金针菇等食用菌的危害症状,并从农业、物理、生物、化学四个维度提出防治措施,包括选育抗病品种、色板诱杀、天敌利用、微生物制剂及合理用药等,旨在为食用菌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概述

    食用菌营养丰富,蛋白含量高,热量、脂肪含量低,且膳食纤维含量高,近年来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同时,由于生产周期短、投资少、效率高等特性,成为从业者公认的投资好项目。但是在食用菌生产中,病虫害是食用菌生产者最头疼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食用菌产业的生存和发展。食用菌病虫害是指与食用菌争夺养分和空间,危害食用菌生长发育,引起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下降的微生物。严重制约着食用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发生特点

     首先,侵害食用菌的害虫种类繁多。目前,危害食用菌较严重害虫主要是双翅目的蚊蝇类、弹尾目的跳虫类、蛛形纲的螨类,以及属于软体动物的蜗牛、蛞蝓和各种线虫。在局部地方,鞘翅目和鳞翅目害虫也发生比较严重。其次,食用菌子实体可食用且营养丰富,而且缺乏保护组织,为害虫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食源和生存环境。食用菌害虫立体分布于培养基、菇床、段木以及整个栽培场所,整个生产过程均可危害。再次,虫害携带传播病害,引起交叉感染加重危害。害虫危害菌丝后,菌丝生命力减弱,抗逆能力降低,为杂菌的侵染创造了条件。另外,螨虫及蚊蝇本身带有大量杂菌,它们可把杂菌接种到培养料中,从而加重了培养料的污染程度。因此实际生产中加重了培养料的污染程度。最后,被害症状多种多样。

    菇床中的被害症状可以归纳为下列几种: 

    子实体缺刻   主要由鳞翅目害虫如平菇尖须夜蛾、星狄夜蛾等的幼虫以咀嚼式口器取食所造成; 

    子实体凹陷   如蠼螋为害菌盖、菌柄时多数形成凹陷; 

    子实体斑点   缨翅目蓟马等以口针锉吸子实体汁液,使菇体上出现斑点;

    形成隧道   双翅目害虫平菇厉眼菌蚊、闽菇迟眼菌蚊、中华新菌蚊等的幼虫将菇柄蛀成隧道; 

    子实体畸形   如金针菇遭虫害后形成菌盖粘连、蒺藜状菇、叠生菇等畸形类型; 

    形成蛀孔   如天牛类、小蠹虫类钻蛀危害段木,使段木出现巢隙或蛀孔、隧道等;

    菌丝受损   生活于培养基内双翅目害虫的幼虫和螨类取食菌丝,导致菇床菌丝消失,严重时造成“退菌”不出菇;培养基受害后变黄,成细沙状粉末,触之即散,逐渐腐解,发粘并伴有臭味。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预防为主,源头防治

    (1)食用菌培养室应远离仓库、饲养场、垃圾场等场所,周年种植食用菌要求实行接种、培养、出菇三室配套。接种室、培养室应远离出菇场地,选择向阳、通风、干燥的房间,房屋的朝向以东西向为最佳;东西两面开窗前不留遮蔽物,让阳光充分照射,门窗安装纱网。

    (2)保持栽培场所环境卫生,防止害虫滋生。栽培室的新旧菌袋必须分房隔开存放,绝不可混放,以免病虫传染,栽培工具也要分开使用。露地栽培时应清除残株及附近的枯枝落叶、烂草、砖石瓦块,必要时进行场地杀虫,为防白蚁要挖诱蚁坑或环形沟。

    (3)药物预防:对发病严重的老栽培室要进行熏蒸消毒。

    栽培措施

    合理轮作,不同食用菌品种之间同大田作物轮作一样,还可定期换棚种植,这样可以降低病害发生几率。培养料的处理,尖眼蕈蚊全年发生而蚤蝇有冬眠期,这与培养料的灭菌程度和灭菌后的防范措施有关。培养料要发酵腐熟好,且要进行高温消毒,并做好隔离工作。调节好温湿度,使食用菌长势健壮,以增强抵抗力。

    物理防治

    诱杀法

    根据成虫趋光性和对颜色等的趋性进行诱杀。(1)色板诱杀:可用黄板诱杀双翅目、弹尾目等害虫成虫;用灰色板诱杀蛞蝓;另外还可用水诱杀,对跳虫有较好的作用。(2)饵料诱杀:主要用菜籽饼、糖醋液、猪骨和烟叶等诱杀螨类。(3)灯光诱杀:利用灯下悬挂装有杀虫剂容器的黑光灯、荧光灯和紫光灯等诱杀害虫成虫。

    虫源阻隔法

    在菇房门窗安装60目以上喷有除虫菊酯、鱼藤酮等植物杀虫剂的纱窗;山洞、防空洞及地下室的入口处设置一段黑暗空间;在门口撒白石灰或者消毒剂等方法都可阻止害虫飞入,亦可用纸做为物理障碍;另外,对发生瘿蚊的菌袋,可暴晒或撒石灰粉;鳞翅目害虫可人工捕捉。

    生物防治

    捕食性天敌

    主要是双革螨、粪寄螨、窄蛛螨、寄螨螨类。双革螨只捕食线虫,而粪寄螨与窄蛛螨的食性都很广,能捕食眼菌蚊、瘿蚊和小杆线虫。其它还有黑狭胸步甲和彩蚊猎蝽。

    寄生性天敌昆虫

    据报道,姬蜂可寄生小菌蚊蛹,瘿蜂可寄生蚤蝇蛹等。

    昆虫病原线虫

    昆虫病原线虫具有再利用、保护蘑菇基质和长时间抑制眼蕈蚊的能力,其对眼蕈蚊自然种群的控制效果为60%~65%,强于除虫脲。英国以斯氏线虫和异小杆线虫研究最多,且斯氏线虫已商品化,粪蝇的专性寄生物霍氏线虫研究也很热门。据Fenton等报道,斯氏线虫在防治尖眼蕈蚊时需要一定的应用策略,以便优化防虫效果,这些都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来进行模拟应用。毛蚊线虫Otio品系对寄主的侵染力最高,对复接的寄主幼虫的致死率可达75%~85%,芫菁夜蛾线虫bejing 品系对初龄幼虫有63.3%的致病率,但持效性差。虽然生物方法防治效果也较好,但现在还达不到与最好的化学防治方法一样有效的程度。

    昆虫病原细菌

    苏云金杆菌可用于防治瘿蚊、造桥虫、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等。 

    昆虫病原真菌

    真菌中的菌寄生物、绿僵菌、帮斗蛤菌和节丛孢菌等都有很好的应用价值;病毒的研究现在主要是在鳞翅目害虫上,双翅目的研究还较少。

    信息化学物质

    (1)性外激素:用于干扰昆虫的活动规律和行为。厉眼蕈蚊和粪蝇的性外激素已被发现,但尚未有应用的报道。

    (2)蘑菇菌丝的代谢副产物草酸钙有驱虫作用,芥子酸具有拒食作用,将其施用到食用菌填料中,可对金翅刺眼菌蚊达到50%的防效。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目前最主要的防治措施之一。主要包括

    (1)熏蒸法;

    (2)喷雾杀成虫;

    (3)培养基中拌杀虫剂杀卵和幼虫。

    参考资料:

    [1]黄益军,蒋铭,陈承,等.虫害对食用菌的影响以及防治研究进展[J].上海蔬菜,2012(1) :78-79.

    [2]孙立娟.食用菌害虫种类调查及防治技术研究 [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