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我市冬菇脱袋上架阶段,各栽培基地陆续进入催菇和出菇关键时期,出菇管理是香菇栽培关键环节点,决定着产品产量和质量。为提高菇农经济效益,商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针对出菇管理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1、脱袋上架
用小刀将菌袋外层的塑料袋划开,手动剥除外袋,注意不要划伤或剥除免割保水膜。剥除外袋后将菌袋间隔7-10公分单层整齐摆放在层架上,上架后在棚内地面浇水至地表湿润。
2、催菇
白天棚膜盖严,晚上打开棚膜,让冷空气侵袭,日夜温差达10℃以上,连续处理3-4天,菌袋就会出现原基,并发育成菇蕾,此时菇棚温度最好是白天22℃,晚上12℃,相对湿度为80-90%,待菇蕾大量长出和菇盖、菇柄明显形成后转入出菇管理。
3、出菇管理
①要保持菇棚的空气相对湿度85-90%,防止过于干燥或过湿状况。可通过间歇地向地上和空间喷水调节,特别干燥天气也可直接向菌袋喷雾,但要防止大雨淋。
②保持菇棚内通风良好,空气清新,防止闷气现象出现。可拱高农膜,通过每天掀膜通风的次数与时间长短来调节,最少1-2次。
③保持菇棚温度15-20℃,防止气温过高或过低,可通过掀膜和增减遮阳物及喷水调节,如秋季过高温可增加盖棚草被,棚内多喷冷水降温;冬季干冷风天气,白天多晒太阳,夜间盖膜保温,午后结合喷水短暂通风,尽量在寒潮回暖间隙出菇。春季遇湿热风袭击,可加厚遮盖物。
4、转潮管理
一潮菇采收后,掀膜通风,降温降湿半天,使伤口稍干愈合,防止污染,以后棚膜盖低,每天通风1-2次,每次10-20min,养菌7-10天,若天气干燥,掀膜时适当喷雾。当有许多原基出现,即可再次催蕾出菇。
5、注水催蕾
采收第二潮后菌袋失水,已经变得很轻、干燥,应注水催蕾。注水一般用注水器注水,使菌袋的含水量达到60-65%即可。菌袋表面排干水后,棚膜盖严,密封闷菌袋3-4天,出现菇蕾后按照第1潮菇出菇管理技术即可,袋栽香菇一般可收4-5潮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