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良工机械有限公司
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技术 » 正文

    银耳室内多层次立体栽培技术(2)


    【发布日期】:2010-07-29

          问四:老师,听了您的介绍后知道了银耳栽培适应的范围较广,那人工栽培需要哪些原材料和辅料呢?
          银耳生产的原材料十分广泛,主要是以农业、林业下脚料。比如农作物秸秆中的棉籽壳、玉米芯、葵花籽壳、黄豆秆等均可;林业的杂木屑,以及榨糖厂的甘蔗渣等等,都是银耳生产的主要原料。但这其中以棉籽壳最为理想,因为用它产量高,品质优。此外,还配以麦麸、玉米粉、黄豆粉作为辅料;还需用少量的石膏粉、蔗糖、硫酸镁。原材料、辅料要求新鲜、无霉烂变质
          银耳栽培袋,要采用低压聚乙烯塑料薄膜袋,其规格是袋口折幅宽12厘米,袋长55厘米,薄膜厚度0.04厘米,每个袋子可装干料500克。生产过程中还应准备扎袋口的纱线和贴封接种穴的胶布等材料。
          问五:老师,这些原辅料在我们农村取之容易,但应该怎样配制才能成为栽培银耳的培养料呢?
          银耳培养料的配制,是根据银耳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和碳氮比例构成的。这里介绍几组常用的培养料配方:
          第一组是福建省古田产区配方:棉籽壳85%麦麸13%
          石膏粉1.5%蔗糖0.5%
          第二组是河南省新郑产区配方:棉籽壳80%麦麸15%
          黄豆粉2.3%蔗糖1.2%
          石膏粉1%硫酸镁0.5%
          上述同样是以棉籽壳为原料的配方。其中各种组分的比例略有差别,这主要是各地生产习惯和管理技术水平不同形成的。从总体上说上述配方都适合银耳生产。
          问:栽培银耳其原料除用棉籽壳之外,还可以用杂木屑、玉米芯、甘蔗渣等,那麽它的配方应如何掌握?
          这就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各地原料资源不同,有的地区不产棉花,无棉籽壳,可以就地取材,在配方上可按当地主要原料75D80%,麦麸20-15%,玉米粉3%,石膏粉1%,食糖1%的比例来配。也可以多种原料混合,如玉米芯40%,棉籽壳38%,玉米粉3%。麦麸17%,石膏粉和食糖各1%。
          培养料配制时,先将干料搅拌均匀,按100公斤干料,配入清水100-110公斤,然后反复搅拌均匀,含水量掌握60%左右即可。检测办法:手抓培养料握紧,如手指缝间有水渗出,但以不滴下为适宜。酸碱度pH值在5.2-5.8之间即可。
          问六:老师,我知道了银耳的培养料可以就地取材,配方灵活掌握,主要原料占75D80%左右,麦麸20D15%,玉米粉,石膏粉,食糖是少量的,约占5%。培养料配制好了,怎麽用于银耳的栽培呢?
          新法栽培银耳,主要是袋栽,因此培养料拌匀后,要及时装入塑料袋内。装袋可采用装袋机装料,每小时可装800-1000袋,也可用手工装袋。培养料装袋要求装紧装实,袋装料装到离袋口5厘米的位置,然后用纱线把袋口扎紧,并反折捆扎封密,一般每100公斤的棉籽壳。可装12×55厘米的栽培袋200袋。装袋后每袋湿重1.05-1.1公斤。
          装料结束后,就转入打接种穴,接种穴又叫接种眼。可用专用的打洞器或自制的木棒,在袋子正面打3-4个接种穴。穴口直径1.2厘米、深2厘米,打完接种后用布擦去表面的木屑杂物,贴上3.252厘米的小方块胶布封口。然后转入下一道灭菌工序。
          问七:老师您刚才说装袋后转入灭菌工序,那培养料为什么要灭菌,有什么要求呢?
          因为原材料和辅料本身或多或少都带有各种微生物,如果不及时灭菌,培养料必然会发酵变酸,有杂菌孳生,这样的话不但破坏了培养料中的营养成分,而且导致银耳菌袋的污染这是其一。其二通过灭菌,还可以使培养料腐熟,有利于银耳菌丝的萌发生长,因此必须进行彻底灭菌,杀死培养料中潜存的杂菌。
          灭菌这一环节的要求有以下几点:①培养料装袋后,应立即送进常压灭菌灶的蒸仓内,进行灭菌。灭菌时要求旺火猛攻,使蒸仓内温度尽快上升至100℃,并保持恒温15-18小时,中途不停火,不降温,这样灭菌才能彻底。达到灭菌要求后,就可停火卸袋,趁热将料袋从蒸仓内取出。②若发现料袋上穴口胶布翘起或破袋,应立即用胶布加以贴封,以防杂菌侵入。③搬运料袋的板车或拖拉机具,应先铺上麻袋,再把灭菌后的料袋放上,以防砂粒等磨破料袋薄膜。④灭菌后的料袋,搬入干净的室内,每行4袋,重叠成“井”字型摆放,并留有叠距,目的是使料袋散热。
          问八:老师,料袋灭菌散热后,怎样把银耳菌种接入袋内?在操作上有哪些要求呢?料袋灭菌冷却后就转入了接种工序,在接种时先打开袋内穴口的胶布,用弹簧接种器往菌种瓶内提取银耳菌种,迅速消毒接入料袋的接种穴内。注意当菌种接入穴内后会略向下凹些,此时顺手贴封好穴口上面胶布即可。接种量可按每瓶750毫升瓶装银耳菌种接40-50袋。为了提高接种的成活率,接种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料温:料袋灭菌散热后,要等料温降到30℃以下时,方可进行接种,否则因料温高,菌种会被烫死。
         (2)消毒:接种前要做好接种室和工具的消毒,操作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以达到净化环境,防止杂菌污染的目的。
         (3)拌种:银耳菌种是由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两种混合构成的,而银耳菌丝生长在培养基表层,香灰菌丝则是生长于培养基深层,因此必须进行菌种搅拌。搅拌的方法是用接种匙伸入菌种瓶内,把菌种上下搅拌,使两种菌丝混合均匀,这样才能确保出耳整齐。
         (4)时间:接种最好选择晴天午夜或凌晨进行,此时气温低,杂菌处于休眠,传播力弱,接种较安全。
         (5)速度:打开穴口胶布后,必须快速把菌种接入到穴内,以减少菌种在空间暴露的时间。
          问九:老师,看来银耳接种要求很严格,我想们接照您所说的去办一定会成功的,但适合袋栽的银耳菌株有哪些?种源在哪里?
          银耳菌种的质量非常非常重要,因为银耳菌种的优劣取决于栽培的成败,所以栽培银耳时必须选择适于代料栽培的银耳菌株。这里介绍部分适于袋栽的银耳菌株,它们是:如TR801、TR20、TU88、华耳97、RT70、9901等这些菌株均属代料栽培的菌株。
          问十:既然银耳菌种这麽重要,到底它的质量有哪些要求呢?又怎样辨别菌种质量的好坏呢?
          好。银耳菌种分为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三个层次。母种一般是在玻璃试管琼脂培养基上育成的,母种是用于扩大原种的。凡具备有制种能力和设备的单位或个人,引用母种,可自行扩大原种,再扩大培养成栽培种。生产上用的栽培种,是进行袋栽银耳用的。对银耳菌种质量要求如下:
          (1) 先说母种银耳母种是由银耳纯菌丝和伴生菌的香灰菌丝混合成的。银耳的纯菌丝是纯白的,香灰菌丝的色泽是黑褐色的,这两种菌丝混合的母种,在培养基上表现为黑色,但在试管的中间两种菌丝扭结在一起成为“白色团”,这个“白色团”就是银耳的,原基颗粒饱满健壮,伴有黄色小水珠说明母种质量合格。
          (2)原种和栽培种要求菌丝生长旺盛,生活力强。接种15天后,种块处的团状菌丝饱满,吐浅黄色或红色水珠。香灰菌丝分布均匀。色为黑褐或伴有深绿分泌物,粒状菌丝易胶质化,能很快形成小耳,就表明原种和栽培种生理发育正常。下面介绍劣种的辨别:凡是有下列现象的菌种,均属不合格产品,宁弃勿用。
           先说:①母种如培养基干缩,四边脱离管壁,香灰菌丝萎缩,银耳芽孢枯干、无水珠情况的,就属于菌丝太长、菌种老化;如管内出现黄、红、绿霉菌污染或管口棉塞有污染杂菌的,属污染菌种。
          ②原种和栽培种如培养基有偏干与瓶壁脱离;香灰菌丝长势不齐,前端萎缩或间断;白毛团稀、弱或色灰白偏干情况属不合格菌种;另外培养基表面或瓶壁有黄、红、绿霉菌污染,瓶口棉塞有絮状带杂菌也为劣种。
          问十一:老师,银耳接种之后,怎样进行培养?在管理上有哪些要求呢?
          接种后的菌袋,要及时移入25-28℃培育室内发菌。发菌培养的时间根据视气温而定。春秋季节自然气温适宜,一般培养10-12天即可。发菌的目的在于使菌种在培养料上尽快萌发吃料,银耳接种后在管理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菌室干燥专业性的厂、场应设置专用的菌丝培育室。普通民家栽培时,应选择楼上清洁干燥的室内发菌。发菌室必须提前24小时进行消毒。消毒时可用0.5千克的福尔马林和0.3千克的高锰酸钾,混合于容器中使之产生气体,杀死室内残存的杂菌与虫害。也可采用气雾消毒盒燃烧烟熏消毒杀菌。
         (2)堆叠要合理可把菌袋按每4袋并列,纵横交叉堆叠,层高不超过1.5米。早春或晚秋接种时,由于气温偏低,采取这种堆叠法,有助于提高袋温,促进菌种定植。若在气温高的季节里培育,则应改为3袋并列堆叠为宜。
          (3)保护盖物发菌期间,要认真检查接种穴上的胶布有无翘起,若发现翘起或脱落,应及时贴封好,防止“病从口入”。
          (4)严格控温接种后培养基本身的温度通常是比室温低的,因此在发菌期室内的温度往往应高于菌丝正常生长所需温度2-3℃的。在3天的发菌期内,应以27-29℃的温度下进行抢温发菌,但室温不得超过32℃。
           (未完待续)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