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拌料
拌料的目的是使主料、辅料和水充分混拌均匀。拌料水分应略大一点,以袋底“发黑”、有几毫米的水渍为好。
5.5 装袋
小孔栽培要提高装袋的标准,培养料不但要装实,更要上下松紧一致,料面平整无散料,袋料紧贴,塑料袋无褶皱。提高装袋的质量,关键是所用的装袋机的好坏,建议使用防爆装袋机。
5.6 封口
采用免颈圈法或菌棒法封口。
5.7 灭菌
培养基配制后应在4小时内进锅灭菌。木屑培养基灭菌0.12Mpa,1.5h或0.14Mpa-0.15Mpa,1h,谷粒培养基0.14Mpa-0.15Mpa,2.5h。装容量较大时,灭菌时间要适当延长。灭菌完毕后,应自然降压,不应强制降压。常压灭菌时,在2h之内使灭菌室温度达到100℃,保持100℃8h-10h。
5.8 出锅
出锅时要趁热将菌筐搬到冷却室或接菌室,刚出锅的菌袋发软易变形,造成袋料分离,要等菌袋稍凉变硬后再从菌筐中拣出。
5.9 接种
5.9.1 接种室(箱)的基本处理程序
清洁→搬入菌袋(瓶)→接种室(箱)的消毒处理→接种
5.9.2 接种室(箱)的消毒方法
用药物消毒并用紫外灯照射。
5.9.3 接种操作
在无菌室(箱)中严格按无菌操作接种,接种完成后及时贴好标签。
5.9.4 接种室(箱)后处理
接种室每次使用后,要及时清理清洁,排除废气,台面要用75%酒精或新洁尔灭溶液擦拭消毒。
5.10 养菌
5.10.1 培养室处理
培养室每年用石灰水彻底粉刷一次,在使用的前两天,采用药物消毒,菌种培养期间使用来苏水或新洁尔灭进行空气消毒.
5.10.2 培养条件
5.10.2.1 温度
原种和栽培种最适生长温度为22℃-25℃.在菌种培养过程中注意室温、堆温、料温的变化,以料温恒定22℃-25℃为基准,控制室温变化。一般情况下,菌种萌发期,室温控制在26℃-28℃,生长期室温控制在22℃-25℃,菌种培养后期室温控制在16℃-20℃。
5.10.2.2 通风
随着培养时间的加长,菌丝量的增加,逐渐增加通风量。培养前期少通风或不通风,培养后期多通风。
5.10.2.3 湿度
空气相对湿度40%左右。
5.10.2.4 光照
避光培养。
5.10.3 培养期的检查
各级菌种培养期间应定期检查,及时检出不合格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