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技术 » 正文

    平菇指孢霉软腐病防治


    【发布日期】:2016-07-21  【来源】:赵县农牧局
    【核心提示】:  平菇指孢霉软腐病:菌袋发病初期,料面上长出一厚层白色绵状菌丝,在温度15-30度、湿度90%以上的条件下,常将菌袋表面覆盖形
      平菇指孢霉软腐病:菌袋发病初期,料面上长出一厚层白色绵状菌丝,在温度15-30度、湿度90%以上的条件下,常将菌袋表面覆盖形成棉絮状菌被,容易被错误认为是平菇菌丝。菌袋感病严重时,受害部位的原基很难形成或受到抑制,并进一步侵害正在生长的子实体;子实体发病时,先从菌柄基部开始,逐渐向上传染,并呈现淡褐色软腐症状;受害严重后,菌柄及菌褶处长满白色病原菌丝,或病菇连同其着生的菌袋部位,均被病原菌丝呈蛛网状包围覆盖,最终造成病菇全体呈淡褐色软腐状;病原菌丝后期变成淡红色,发病中心部位有紫红色色素产生。平菇感染此病后,子实体一般不发生畸形,也不散发臭味,但手触病菇即倒;发病较轻尚未出现软腐症状的病菇,其生长发育受阻,外观呈污黄白色,无生气,与正常健康菇有明显区别。
         病因:病原菌丝白色,气生菌丝生长旺盛致密,棉絮状;分生孢子梗从气生菌丝上直接长出,细长,稀疏;分生孢子小梗呈轮状分枝,顶端尖细,其上单生或簇生1-3个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或呈淡黄色,长卵形或梨形,大小为20μm-5μm。该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中的树状指孢霉(Dactylium dendroides)侵染所引起,又名树状轮枝霉病、霉菌病、蛛网霉病等,是造成平菇子实体软腐的一种危害。双孢蘑菇栽培过程中也容易得此病害,该病主要发生在菇料面及子实体上。
         该病侵染途径与发生条件:病原菌是一种弱性寄生的土壤真菌,喜酸性、潮湿和有机质多的环境,肥沃的苗床、菜园土以及表层土壤存在最多。病原菌可随培养料或土壤直接侵入菌床,分生孢子可随气流、昆虫、病菇和水溅作用传播扩散。病原分生孢子在20℃时萌发率最高,25~30℃时对萌发不利,遇高温(60-70℃)易死亡。病原菌丝生长适温为25℃,最适pH为3.4(生长范围为2.2-8.0)。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最适于饱和的湿度。平菇菌袋直接与带菌的土壤接触时,或采用露地阳畦、室外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作菇场,该病容易发生。
         防控措施:鉴于该病是由真菌侵染所致,防细菌类药物难起作用。笔者让得这种病的菇农采取了以下措施,得到了控制。
         1、立即暂停喷水,加大通风降湿,并摘去病菇,扒除病原菌被,降湿后的发病部位喷洒0.1%-0.2%克霉灵溶液,或50%多菌灵800-1200倍液,发病不严重的喷10%石灰上清液,每天一次,连喷3次。在感病处用薄薄的石灰粉或漂白粉覆盖。该病彻底得到控制。
         2、发现该病传染性较强,一旦发现此病应及时清理菇房,病菇集体处理,减少病菌的侵染。
         3、在温度为25C左右,酸性条件,相对湿度在90%以 上,在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中发生该病发生严重。得这种病的菇户都是温度高、湿度大、通风差、培养料含水量较高的条件下出菇。因此出菇阶段的菌袋,要采用干湿交替的水分管理,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环境。转潮期间,除做好料面清理外,还应定期用1%-2%石灰清液喷洒,以防菌料酸化过重。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