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技术 » 正文

    安康市2025年农业主推技术 -- 香菇高产栽培技术


    【发布日期】:2025-08-27  【来源】: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核心提示】:本文提供了安康市及同生态区香菇种植的详细技术指导,包括场地设施、栽培品种及时间、基质配方、制袋技术、养菌技术、转色管理、出菇管理、废菌料利用等关键技术环节。文章还强调了适宜区域、注意事项和技术依托单位,旨在帮助种植者提高香菇的产量和质量,确保栽培过程的顺利进行。

    一、   技术要点

    (一)场地设施

    菇场应选择阳光充足、交通便利、排灌方便、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块。菇棚建设要求地面平坦,具有防雨、挡风、调节温度和光照等基础设施。拌料区、装袋区、灭菌区、接种区、养菌区应各自独立,又相互衔接。

    1.  平顶钢架塑料大棚

    海拔1000m以下区域中小规模采用平顶钢架塑料大棚。由遮阳外棚、拱形内棚和出菇架组成,棚体骨架和出菇架采用全镀锌钢架。

    2.  双拱钢架塑料大棚

    海拔1000m以上区域采用双拱钢架塑料大棚。由双层拱形外棚、内棚和出菇架组成,棚体骨架和出菇架采用镀锌钢材。

    (二)栽培品种及时间

    1. 栽培品种

    冬菇推荐安香1号、七河9号、安香2号、9608、130等。夏菇推荐申香215、L808、212等。

    2.栽培时间

    冬菇:1 月~3 月制袋,4 月~6 月转色,7 月~8 月越夏,当年 10 月~次年 4 月出菇。

    夏菇:9 月~11 月制袋,次年 4 月~9 月出菇。

    (三)基质配方

    (1)栎树木屑80%,麸皮18%,生石膏1%,轻质碳酸钙1%;

    (2)苹果枝木屑56%,栎树木屑24%,麸皮18%,生石膏1%,轻质碳酸钙1%;

    (3)桑枝木屑40%,栎树木屑40%,麸皮18%,生石膏1%,轻质碳酸钙1%;

    (4)栎树木屑56%,葛根渣24%,麸皮18%,生石膏1%,轻质碳酸钙1%。

    (四)制袋技术

    1. 拌料

    按照所选配方称取各种原辅料进行机械拌料。

    2. 装袋

    采用厚度为0.006cm的高密度聚乙烯材料,规格为(17cm~18cm)× (58cm~60cm),装袋机装料,袋重2.6kg~3.1kg。

    3. 灭菌冷却

    常压灭菌,当料内温度达到100℃,维持20h~24h。高压灭菌,温度达到121 ℃维持3 h~5 h。灭菌结束,将料袋移至接种区,待料袋自然冷却至28℃以下,即可接种。

    4. 接种

    接种场地提前消毒。料袋内部温度应在30 ℃以下,接种室(棚)温度23℃以下。在料袋上均匀打3 个~4 个接种穴,穴孔直径2.8 cm~3.2 cm,深4 cm~5 cm,接入菌种。接种口压平不留空隙,接种后将料袋装入20 cm×65 cm× 0.001 cm的聚乙烯塑料外套袋中。

    (五)养菌技术

    1.养菌条件

    在清洁、干燥、黑暗或暗光条件下养菌。养菌温度6 ℃~30 ℃,最适温度在23 ℃~25 ℃,空气相对湿度50%~55%,通风良好,氧气充足。

    2. 码垛

    接种后菌棒按“一”字型摆放,高度8层~10层,过道间距30cm,上盖黑膜,四周盖无滴膜养菌。每3d通风一次。

    3.翻堆刺孔

    (1)当菌落直径长至6cm~8cm时第1次翻堆,脱去外套袋,接种口朝外,按“井”字形摆放,过道间距30cm~40cm。

    (2)当菌丝发满菌袋,用刺孔机刺孔。刺孔后菌棒按“井”字型摆放,过道间距60cm,高度不超过6层。

    (六)转色管理

    1. 温湿度控制

    温度控制在23℃~2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

    2. 翻堆

    当菌丝颜色由白色转为黄褐色,转色面积达到菌棒1/3时,及时翻堆。

    3. 越夏管理

    菌棒内温度不超过30℃。若温度超过30℃,立即翻堆,并采取通风降温、棚顶喷淋等措施。

    (七)出菇管理 

    1. 脱袋

    (1)脱袋条件

    待菌棒转色完成,有少量原基出现时脱袋。

    (2)脱袋方式

    用消毒刀片纵向划破脱袋,将菌棒轻放至出菇架。

    2. 催蕾

    采取6℃~8℃温差刺激催蕾,空气相对湿度85%~90%,直至子实体形成。

    3. 育菇

    保持棚内温度15℃~25℃,空气相对湿度85%~95%,散射光照,通风良好,氧气充足。

    4.采收

    (1)采收与分级

    子实体生长至八分成熟,菌膜有裂开迹象及时采摘。香菇分选等级按GB/T 38581执行。

    (2)采收后管理

    采收时要当场清除菌棒上的残留菌柄。采收后通风养菌15 d~20d,菌丝复壮生长完成,进行下一茬补水育菇管理。注水后的菌棒重量不超过原重量85%。

    (八)废菌料利用

    1. 基料化利用

    可用于代替生产食用菌的部分基质。如生产平菇、草菇等。

    2. 肥料化利用

    可用于生产有机肥。通过发酵技术,将剩余基质转化为富含有机质的有机肥。

    3. 燃料化利用

    可用于制备生物颗粒。既减少剩余基质对环境的污染,又实现了剩余基质的循环和再利用。

    二、适宜区域

    安康市及同生态区种植。

    三、注意事项

    (1)根据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栽培品种。

    (2)基质配方可根据当地农林资源进行适当调整。

    四、技术依托单位

    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陕西秦山珍硒食用菌有限公司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