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育适宜的品种
选用优质、高产、菌丝长势好且抗逆性强的品种,如“黑山”、“靖发一号”、“吉黑16”、“粉木耳”、“酒红木耳”等。
二、主要配方
木屑86.5%、麦麸10%、豆饼粉2%、石灰1%,石膏0.5%。
三、拌料方法
先将麦麸、豆饼粉、石灰、石膏等辅料拌匀,再将木屑平摊到地上,然后辅料均匀地撒到主料上,搅拌混匀。按料水比1:(1.2~1.3)比例加水,边加水,边拌料,使水分均匀。
四、灭菌
常压、100℃条件下灭菌10~12小时。上火要猛,要求4小时内温度达到100℃。高压灭菌要求压力0.14兆帕持续2~2.5小时。
五、接种
料温冷却到25℃左右接种,接种室常规消毒灭菌,接种时‘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程序进行。接种量以全部封住栽培袋袋口的料面为准,接完种后盖紧袋口,移入培养室内进行养菌。
六、养菌管理
发菌管理是木耳栽培的重要环节,培养室必须卫生、干燥、避光,室内空气湿度在60%~70%,不要高于70%,否则容易产生杂菌,原则是“宁干勿湿”。
1.前期防潮低温。养菌初期5~7天需要保持室内温度在25~28℃,空气相对湿度在50%左右,菌袋上面菌丝长满前通小风,促进菌丝吃料。
2.中、后期防高温。当菌丝长到1/3时,控制室内温度在18~28℃。
3.适时通风。保证发育过程中的空气清晰,每次可通风15~20分钟。
4.避光养菌。在室内培养40~50天后,当菌丝长到4/5时,可准备出耳管理。同时创造低温条件和光线刺激促进耳基形成。
5.接种菌袋经40~50天培养,菌丝长满菌袋,但不要急于催耳,应再培养10天左右,让菌丝充分吃料。
七、出耳管理
耳棚在移入栽培袋之前要对地面和环境进行消毒。划“V”型口,用消毒后的刀片在栽培袋上划45°~60°、角斜线长1.8~12个口,分3排,每排4个。将划扣的菌袋用预先准备好的“S"形铁丝钩在扎袋的橡皮筋上,悬挂在出耳场地。出耳期间,应以增湿为主。菌袋开口后,喷大水1次,使菌袋淋湿,地面湿透,空气相对湿度在90%左右,以促进原基的形成和分化,原基形成一般为7~10天。子实体生长期为10~20天。整个初耳阶段要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出耳阶段温度控制在22~24℃.
八、采耳
待耳片充分展开、边缘起皱变薄、耳根收缩、孢子弹射前采收木耳,采收前1~2天停水让阳光直射栽培袋和木耳,待耳片收缩发干时,连根采下。采收后的木耳要及时晒干,晒干前用剪刀剪去木耳根部的培养基。晒干后的木耳要及时装进塑料袋密封,防潮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