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下旬至11月上旬是山东地区林下大球盖菇种植的时节。适时早播种(8月下旬-9月中旬)可在入冬前收获一批商品率高、市场行情好的大球盖菇。2025年9月上旬至10月中旬,我省大部分地区遭遇罕见的强降水,呈现降水频繁、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的特点,为大球盖菇的生产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严重影响了林下大球盖菇生产进度和菌丝活性,进而影响了产量和效益。
为防止或减轻持续降水灾害天气对大球盖菇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现提醒广大食用菌生产基地和菇农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应对措施。
一、持续强降水导致的不良影响
(1)连续降雨严重影响备料、发酵料、铺料、播种等各个生产环节,打乱了正常生产安排,生产严重滞后;
(2)发酵料的料堆持续淋雨后,含水量过高,料温降低,影响发酵料升温和有氧发酵,导致发酵失败;
(3)种植场内积水会渗透到基料内,甚至淹没基料。长时间无法排出积水,会导致菌丝死亡,造成种植失败;
(4)基料淋雨后含水量过高、料温降低,导致菌丝不萌发、生长慢、退菌甚至死亡,并引发鬼伞、木霉等杂菌危害;
(5)秋季降水会促使害虫躲避到温度较高、雨水较少的料堆内部。害虫在基料内活动并取食菌丝,危害菌丝生长,加剧杂菌爆发;
(6)持续降雨天气导致气温、料温降低,导致出菇推迟,无法收获秋茬大球盖菇,且菌丝受损,产量降低,严重影响种植效益。
二、应对措施
(1)新种植场的选址应选择排水良好的林地。
(2)场地四周挖深排水沟,料堆两侧挖浅排水沟。深沟内的积水及时排出或用水泵抽走。
(3)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合理安排生产时间,抢抓间歇停雨时间。
(4)需做好防雨并严格按照有氧发酵规程对料堆进行发酵。雨天可在料堆底部铺设通气管道,四周及底部打透气孔,顶部加盖塑料布,每天至少掀开通风一次。雨停后及时撤掉,以免料堆厌氧发酵。若料堆已经淋雨,应及时翻堆和打孔,保障有氧发酵。
(5)若场地积水,发酵好的基料无法正常按时铺料,需3天左右翻堆一次。
(6)合理安排人工及种植进度,保证铺好的料堆能够及时播种并覆土。料堆宽度一般60-80cm,呈龟背形,便于雨水流下,不宜过宽。覆土后的料堆,遇到持续降雨,需加盖地膜。因特殊情况,未及时播种或播种后未及时覆土的,料堆务必加盖地膜防雨,雨后及时撤膜、播种、覆土。
(7)雨后管理措施主要是降湿和增氧。降低覆盖物和覆土层湿度,增加料堆透气性,使菌丝恢复生长。未盖地膜淋雨后的料堆,检查料内菌丝及基料含水量,并打透气孔。含水量越高,打孔越密。
(8)雨后检查覆盖物下、覆土层上、料堆内部的杂菌及害虫发生情况,发现后及时处理。

图1. 秋季降雨对林下大球盖菇的危害

图2. 林下大球盖菇应急性应对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