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研究 » 正文

    北方平菇种植技术


    【发布日期】:2024-01-01  【来源】:龙职微农
    【核心提示】:北方平菇种植技术

    平菇,学名侧耳,我们栽培的种类主要以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Jacq.exFr.)Quel.]为主。另外还有红平菇、榆黄菇等,是我国栽培与消费最多的一种菇类蔬菜。平菇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易于栽培的特点,生产成本低、投资小,不需增加制种、灭菌的设施就可生产。生产周期短,一般在20天左右就可出菇,见效快。生产原料来源广泛,可就地取材,生物转化率高、效益好,是广大城乡富余劳力、下岗职工及贫困家庭致富的好项目。

    一、平菇的生长发育条件

    (一)营养:平菇为木腐菌,生育所需主要养分是碳水化合物,如培养料中的糖、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多碳物质,经分解酶分解后吸收。其次是有机氮化物,如玉米粉、豆粕、豆粉等。另外还有一定量的磷、钙、镁、铁、钾等矿质元素。以上这些物质进行合理搭配,利于食用菌菌丝的分解转化,才能发育成子实体。我县农牧产品丰富,其下脚料可用于平菇生产,如玉米芯、玉米秸、豆秸、稻草、高粱壳、木屑等均可作为培育平菇的基质,再按比例添加麸皮、玉米粉、米糠、豆粉等有机氮化物及石灰等矿物质辅料,即可生产优质平菇。    
    (二)温度:平菇在不同的生育阶段要求的温度是不同的。菌丝生长温度为5~36℃,在24~28℃为生长最适温度,超过33℃菌丝生长不良,达到40℃则停止生长,长时间高温则会死亡。平菇菌丝具有很强的抗寒能力,5℃即可生长,在较干燥的培养基中,可忍耐-40℃的低温。平菇为变温结实菌类,子实体的分化和形成要求低温和变温刺激,昼夜温差在8~10℃有利于形成菇蕾。根据出菇温度要求,我们把平菇分成三类:一是低温平菇,大部分糙皮侧耳属此类,出菇温度为2~28℃,最适为10~20℃,5℃即可正常生长,肉质肥嫩,是我县冬季的主栽种类。二是高温平菇,佛罗里达、榆黄、红平菇多属此类,出菇温度为15~35℃,适宜温度为20~30℃,我县一般可在夏季栽培。第三类是广温型平菇,在2~35℃均可正常生长,随温度升高而生长加快,颜色亦变浅或变深,在10~25℃间生长最好。在栽培中我们多选用广温品种,以避免温度变化而影响出菇。
    (三)湿度:平菇菌丝生长要求培养基含水量在60~65%,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为宜,子实体生长发育期,培养料湿度增加到70%,空气湿度为85~95%。若低于70%则造成子实体发育缓慢、瘦小、易干枯,低于60%则会造成菇蕾死亡。湿度若大于95%,长时间会造成菌体积水,引发病害及变色腐烂,所以,空气加湿后要及时通风,防止关门水而造成水浸菇。    
    (四)酸碱度(PH值):平菇适宜在中性偏酸的环境中生长,菌丝生长PH为3~8,以5.5~7为最适,PH大于8则菌丝生长变慢。低于3则会造成酸性霉菌滋生而污染。在生产中多在培养料中加入1.5~4%的白灰来提高PH值,在发酵过程中,每次倒堆PH都要降低0.5%左右。因此发酵料和生料栽培必须使培养料PH值大于7,能有效防止培养料酸化,抑制杂菌生长,是栽培成功的主要手段之一。
    (五)空气:平菇为好气性真菌,在不同阶段对空气的要求是不同的。我们在栽培种要注意空气的调节,不断补充新鲜空气,排除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冬季通风时要注意缓冲,防止冷风危害。平菇培养料含水量和松紧度要适中,以利于通气,使菌丝健壮生长。出菇期间要经常通风,尤其要排除近地表的二氧化碳,使之浓度保持在0,1%以下,防止畸形菇的产生。
    (六)光照:平菇为需光性真菌类,主要是在发育阶段要求严格。一般在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强光会抑制菌丝生长,以黑暗最好。菌丝长满后需给一定的散射光,诱导形成菇蕾。出菇后也要维持一定的光照,过弱光照则会造成畸形或颜色变淡。但光照也不能过强,否则会使菇体发红,严重会造成死亡。    
    二、类型和品种
    平菇根据温度要求可分为低温、高温、和广温三个类型,在我县现以广温型为主,主要品种有法引黑平、天达9745、黑优11、黑平A3等品种。根据菇体颜色可分为黑色、灰色和白色类型,其中黑色类型现为我县主栽品种类型,其颜色随温度、光照的变化而变深或变浅。在种植品种选择上我们应根据地区、季节和市场的需求选用,适期播种种植,产品适销对路,才能获得好的效益。
     三、种植场所及季节
    1、场所:平菇的适应性较强,利用闲置房、温室、大棚、地窖、防空洞及露地阳畦栽培均可,也可与其它大田作物、蔬菜或果树等进行间作。栽培场地要求干净、通风、远离污染源及畜禽舍等,并有一定的遮光设施,保证平菇正常生长发育。    
    2、季节:在我县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一般可分为冬春季(11~4月)、春夏季(3~7月)、夏秋季(6~10月)、秋冬季(9~1月)。一般在秋冬季选择低温品种,冬春、夏秋季选择广温品种,春夏季则选用中高温品种。以上各季节的界限不是很明显,应加强管理,保证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四、种植技术
    平菇为木腐菌类,可利用多种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适合于代料栽培。根据种植场所和各种条件,可进行多种形式栽培。也可进行发酵料、熟料、生料等方法多样,均可成功。其工艺流程如下:

    原材料选择 → 配料 → 选择方法【1、熟料→灭菌(2—8小时);2、发酵料→发酵(7—20天);3、生料】 → 选择栽培方式【塑料袋栽、柱式栽培、床式栽培、畦栽等】 → 发菌(15~30℃、60~70%条件下20天左右) → 出菇管理(5~30℃、85~95%条件下现蕾到采收7天左右)→采收→转潮管理。

    我县平菇栽培以发酵料为主。配合熟料和生料栽培,做到周年生产。
    (一)发酵料平菇栽培
    1、发酵料的制作:
    (1)配料:选用新鲜、无霉变的玉米芯、豆秸、玉米秸等,进行粉碎,要粗细搭配,保证好的通气性,玉米芯一般在2厘米左右粒径,配合碎末,达到合理;玉米秸用铡草机铡成2厘米小段,揉碎后铡更好。使用前暴晒2天左右,杀死部分杂菌和害虫。    
    常用配方配比表(按干物质重量百分比)%
    以上配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按选择的配方将料充分混匀、加水(对秸秆、玉米芯等难吸水的在拌料前1天用100%的水先行预湿)。含水量为65%左右,用手用力握有10多滴水滴下。PH值为9左右。
    (2)建堆发酵:发酵是利用生物热使料温升高,不仅能改变培养料的理化性质,使料质变软,易被平菇菌丝分解利用,而且可以杀灭培养料中的杂菌和病虫,减少霉菌和病虫害的危害。
    建堆的方法是:在平整的水泥地面、砖地或地面铺通气的破薄膜,将配好的培养料堆成宽1.5~2米,高1.2~1.5米的圆堆或梯形长堆,表面稍拍实。用圆木或圆管每隔1米向中间打洞,保证换气。上覆薄膜升温保湿(在冬季发料时,料中心应添加开水或用温水拌新鲜马粪加入更好,利于快速发酵),在距离顶部30厘米处垂直料面插入100℃温度计,深为10厘米。经过3天左右,温度达到55℃时,保持24小时,进行第一次翻堆。(如下图)    
    平菇发酵料发酵层示意图

    其方法是:先将最外层10厘米左右的不发酵层刮下放到一侧,把发酵层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新堆堆底,把中间的无氧层(发酸臭、白色)与外侧混匀放发酵层,把另一部分发酵层料散堆外层,建成原堆形。待温度到60℃时,维持24小时,进行第二次倒堆,方法同上。共进行3次左右,当料温开始下降,料色呈深褐色、一致,有发酵香味,手握有弹性,含水量适中,发酵即结束。
    发酵料散堆前检查PH值为7左右,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菌丝生长,应用白灰或醋进行调解。
    2、塑料袋栽法:    
    (1)装袋接种:选用宽20~25厘米,长45~55厘米的聚乙烯筒袋或食品方便袋。筒袋按照2~3层菌种用缝纫机空针扎出通气口,一端先用薄膜扎紧。选用优质的栽培种,集中放到消毒后的容器中,菌种不能弄得太碎。待料温降到30℃以下时,接种人先洗手消毒,按照30:20:20:30的比例放入菌种,并稍加按实,菌种位置必须与通气口线一致。装好后即可封口,用种量一般为料重的10~20%。装袋和接种要严守操作规程:①装袋前,料温必须降到30℃以下,以免烧菌,保证料的湿度适中,充分搅拌均匀后装袋。②保证装袋均匀,用力一致,手按有弹性,用手托挺直,防止过紧不透气或过松易散袋,影响出菇。③选用适龄菌种,用手掰成杏核大小块状为好,接种要按标准均匀一致,散堆的料和准备的菌种要在短时间内接种完毕。
    (2)堆垛发菌:将接种后的菌袋移入到菇房内堆放,一般以3层为宜,品字形摆放,中间留有作业道,冬季培养时可增加到5层,利于升温,同时要具有增温、保温设施,主要是地表隔凉和上部覆膜保温。在秋初或春末也可采用室外发菌,但要保证干净防雨。    
    发菌的管理要点为:①保持温度,注意堆温变化。选择有代表性的点,插入温度计,观察堆温变化,温度以20~25℃为宜,高于30℃要及时散堆降温,加大通风量以防烧伤菌丝。低于20℃时要前期增温,以促进生长。②通风换气,菇房每天通风两次,每次20分钟左右,气温高时早晚通风,气温低时则在中午通风,防止温度高低变化剧烈。③保持干燥,菇房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0%左右,不能过高或过低,干则菌袋易失水,影响产量;湿则易造成杂菌滋生而污染。④光线要暗,平菇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应用黑膜或苫布遮光,保证菌丝洁白生长。⑤及时倒垛,菌袋培养7天左右,根据垛温的变化,要进行倒垛一次,上下、里外互换,使袋温一致,以保证发菌均匀。在倒垛时要检查菌种吃料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发现污染袋要进行及时处理,严重的要拣出。⑥通气补氧,袋栽平菇在培养阶段料内氧气供应较少,我们可采用空针排气接种,增加氧气供应。随着菌丝的生长,代谢量的增加,会造成袋内供氧量不足,而使菌丝生长受阻,所以在两端吃料3厘米左右时,用2厘米左右的盘针刺袋面增氧,也可将袋口绳松动负压增氧,保证正常氧气供应。⑦防止意外倒垛或鼠害,袋栽平菇由于堆垛不匀,易造成垛倾斜或倒垛,应用木杆等及时固定,同时要清理场地,放置鼠药,防止鼠咬破菌袋而造成损失。    
    (3)出菇管理:经过25~30天的培养,菌丝长满菌袋,表面个别出现子实体原基,表明菌丝已经成熟,适时转入出菇管理。异室培养的应提前将菇房消毒,按菌袋规格进行堆放,一般为7~9层,固定后可增加到10~12层,100平方米可堆放菌袋3000~4000袋。同时要及时进行加固,防止菌垛倾斜或倒垛,然后两侧开袋(也可见蕾开口),每袋留2~3丛菇蕾即可。
    出菇管理的要点是:①拉大温差,刺激出菇。平菇为变温结实类,加大温差有利于菌丝由生长转向出菇。生产中我们可利用昼夜温差、加大通风量来形成8~10℃的温差,在温度较高时,也可采用喷水降温的方法来加大温差。②加强湿度管理。出菇前要增加空气湿度到80%,当现蕾时要维持85~90%的空气湿度,以地面、空间喷雾增湿为主,不可向菇蕾直接喷水。当菇蕾分化出菇盖后,可向菇蕾上少喷雾状水,有利于促进菇体的生长,子实体展开后可多喷水,结合通风进行。当菇体采收后要暂停水2~3天,进行再喷。采收2~3潮后,若袋内失水过多,则应向袋内注水加湿,以增加产量。③通风换气:保证每次浇水后要及时通风20~30分钟,切忌浇关门水,通风在寒冷季节应先进行缓冲预热后,才能通入菇房,若冷风直吹会造成菇体畸形,乃至死亡。④增强光照:散射光可诱导平菇早出菇、多出菇。光照不足则造成出菇延迟,柄长、盖小、畸形等。当以“三阳七阴”为度,避免直射光,易造成菇体伤害。    
    2、柱式种植法
    袋栽优点多,但工作量相对较大,我们可搭建简易设施,进行柱式种植,既可发酵料、也可生料种植,效果较好。
    (1)建地窖拱棚:柱式栽培多以地下式棚室为最好,省工省力。小棚宽2~4米,长20~50米,高1.8~2米。由地面下挖60厘米,返土垒墙,墙高1.2~1.5米,拱小棚,4米宽的可设1排中柱,小棚覆膜增温又保湿,利于我县春秋栽培,若辅以加温、强制通风设施可一年四季栽培。
    (2)菌柱制作:可用直径为40~50厘米的塑料筒为外筒,用直径为10~15厘米的塑料管或木棍为内芯,用直径为3厘米的木棍为注水孔模具,筒高为1.2~1.5米为好。用发酵料待料温降到30℃以下或生料拌匀后,将柱模(与塑料外筒直径相同的铁桶)立好,内衬塑料筒,内芯立于中央进行投料,每层料厚8~10厘米,撒播一层菌种(在菌种充足的条件下,也可与料混匀后填装),共播1.2~1.5米高,表面菌种封顶,用种量为15~20%,每层都要压实,最后打开柱模,抽出内芯。每柱间隔40厘米,留有操作道和贮水沟。一般100平方米的拱棚可立圆柱100~120个,总投料量为4000公斤。播后覆膜保温,两侧留通风口通风,可进行全暗光培养。
    (3)发菌管理:播后棚温保持在15~25℃,如果料温超过28℃要及时掀膜,通风降温。经过20~30天,菌柱即可长满。在芯内要及时填肥土,用肥沃田土打碎去杂,用水调到含水量18%(绝对)左右,握成团、落地即散。表面盖膜进行填充,到一半时,将直径3厘米的注水孔模具放入,再填土到表面,边填边压实,土面稍低于料面,防止泥污。填完后旋出木棒。    
    (4)出菇管理:菌丝发满后,向地面灌水和注水孔注水,增加空气湿度到80%,促其现蕾,加强通风,温差在8~10℃左右。出菇处理有三种方法:一是周身出菇,即撤去外膜,让其表面自然出菇,这种方式出菇多,但菇脚大,易形成菌皮和表面污染、松动脱落等。二是定位出菇,菌丝长满后,在菌筒外菌种层附近用刀片划间距为20厘米的出菇口,“品”字形排列,出菇整齐、菇脚小、易控制,是主要的的方法。三是自然现蕾处撕破出菇,在菇蕾出现初期,用手撕小口,不能伤及菇蕾,具有阶段性、不规则,可选用。
    当菇体出现后,要创造合理的环境条件。保持地面潮湿,向空气中喷雾,空气湿度为85%左右,每次喷水后要及时通风20~30分钟,地下栽培的要进行强制通风。现蕾后向注水孔内注水。当菇体长到2厘米以上后,可向菇体喷水,向注水孔不断注水。保持适宜的出菇温度,进行保温或通风降温。每潮采收后停水3~4天,然后加水管理,一般可出4潮左右。
    (二)熟料袋栽
    生料和发酵料种植在高温季节易污染,不易采收,同时由于未彻底灭虫、灭菌而易受病虫害危害。因此,采用熟料袋栽是高温季节栽培和生产优质平菇的保证,更是小平菇的主要栽培模式。    
    1、配料灭菌:熟料栽培以玉米芯为主,辅料应稍加大比例,一般玉米粉为12~15%,白灰1.5~2%,含水量为65%,玉米芯粉碎的细一些,加入10~15%的木屑有利于保水。配好的培养料进行装袋,选用22×44厘米的聚乙烯栽培袋,每袋装干料1~1.2千克,湿料重2.5~3千克。两端用丝绳扎紧,装入灭菌锅内,呈“井”字形排放,要以能充分灭透为标准,一般每锅灭800~1000袋。要大火及时升温,在4小时内使温度达到100℃,保持2~4小时,焖锅6小时以上出锅,进入无菌接种室或就地接种。
    2、接种培养:当袋温降到30℃以下,接种人员消毒后进入。每三人为一组,一人打开袋口,另一人将菌种迅速放入,扎口后接另一端,接后由第三人移出接种室。一般每袋菌种可转接15~20袋。接种过程要首先空间喷洒0.5%的来苏儿,在接种期间每隔30分钟喷一次(注意不要喷到眼睛内或皮肤粘膜上),最好采用食用菌专用离子风机接种,成功率可达96%以上。接种后的菌袋及时移入到培养室,进行“井”字形叠放5~7层,中间留有空隙。保持温度25℃左右,当菌种萌发后及时观测温度,5~7天倒堆一次,挑出未萌发或污染的菌袋。保持空气湿度为65%左右,每天通风1~2次,保证足够的氧气供应。培养室内以黑暗为好。培养中若发现菌丝生长缓慢,要及时扎口增氧,促进生长。经过25~30天,菌丝即可长满。    
    3、排垛出菇:菌丝长满后,将成熟的菌袋移入菇房,进行上垛,共计10~12层,也可更高一些,但要牢固。进行增光、降温,同时加大昼夜温差。经过7天左右在袋面形成原基时,即可开口出菇,每袋开4~6个口。空气湿度增加到80%以上,当菇蕾出现后,湿度增加到85~95%,喷水以地面和空间为主,不要喷菇蕾,喷后要及时通风。当菇盖出现后,可向菇体喷雾状水。在适温条件下,5~7天即可采收。
    熟料栽培平菇菇质滑嫩、品质好而且转化率高,是规模发展的主要模式。另外还可以采取撒蒸料(即见气撒料)方法,灭菌100℃2~3小时,散料在消毒的水泥地上,用装袋机或人工趁热装料,当温度降到30℃以下时再接种。成功率也很高,适合小规模种植。
    (三)生料畦栽法    
    生料畦栽是平菇种植的又一种模式,多在早春进行,简单、易于操作。其方法是:用98%的玉米芯、玉米秸、稻草等,用水浸透后(24小时),加入2%的白灰(也可用3~4%的白灰水浸泡),拌匀后播到宽1米、深20厘米、长度不限的半地下畦内,表面播一层菌种并稍加压实,盖上薄膜。膜上要进行遮阴,保持培养料温度在15~25℃之间。经过20天左右,菌丝长满培养料,即可支上遮荫棚,在薄膜上开口或撤去薄膜覆2厘米厚的田土,保持湿润。经过10~15天出现菇蕾,保持空气湿度85~90%,喷水以空间喷雾为主,喷后要及时通风,当菇蕾长到单个菌伞达2厘米时,可向菇体上喷水。以天气实际情况为主,晴天多喷,阴天少喷,雨天不喷,并做好防雨防涝措施。经过5~7天生长,菇体达到一定大小时即可采收。一般每平方米可收鲜菇20公斤左右。 


     
    关键词: 北方 平菇 种植技术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