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 毛玉帮专栏 » 实用技术 » 正文

    黑木耳生产中常见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发布日期】:2011-02-12  【来源】:易菇网  【作者】:毛玉帮
    (一)接种后料面上和菌块上出现绿霉:
    1、接种不严密,无菌操作规程失误所致。
    2、菌种本身污染。
    3、培养环境不适,高温、高湿通风差。
    4、环境污染严重,老菇房未严格消毒,或靠近污染源。
    5、封口不严或棉塞受潮。
    (二)接种后既不长杂菌,菌种也不长:
    1、原料处理不当,没有进行干晒,由各种微生物活动产生的有毒的化学毒素存在于培养料中。
    2、装瓶或装袋后未及时灭菌,培养基因酵母菌作用而发酵发臭,产生了大量的抑菌物质。
    3、加入的白灰量大,碱值过高。
    4、加入的松木锯木屑没有进行干晒处理,松油含量高或加入的松木锯木屑比例超过20%
    5、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等化学肥料,或加入了多菌灵等化学农药。
    (三)菌种萌发但不向料中生长:
    1、瓶内或袋内培养基发酵变质。
    2、原料变质。防治措施,拌料前应严格选择原料,含有油脂、芳香味、乙醇等物质的松杉、柏、桉、香樟,速生杨树锯末不宜分解用作培养基。其它阔叶树种锯末应堆成大堆,让其自然发酵,待温度达到6080℃,保持34天左右,锯末变成褐色,散堆降温,晒干备用。另外,使用新鲜的麦麸或稻糠,拌料时要加新鲜自来水、河水、井水。
    3、装料过满,棉塞触料,袋内没有空间,防治措施:17×33㎝的袋,料装至1718㎝处,料面离棉塞必须有35㎝的空间距离,这样利用袋内空气流通,保证菌丝生长对新鲜空气的需要。
    4、灭菌不彻底。灭菌时间短,温度低,没达到杀死微生物的程度,致使一些嗜热型微生物生长繁殖,抑制菌丝的生长。
    5、培养料碱值过高,拌料时严格掌握生石灰的使用量,防止碱值偏大抑制菌丝的生长。
    6、培养基内氮源、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偏低。培养基内由于麦麸、豆饼粉等比例偏低,造成氮源、维生素含量不够,满足不了菌丝生长的需要,致使培养基内营养物少菌丝难以吃料。
    7、料中水份过大。
    (四)菌丝吃料,但生长细弱无力:
    1、含水量小。培养基的含水量在60%时,菌丝才能够分解吸收基质的营养,如果低于60%的含水量,菌丝生长细弱无力。
    2、灭菌时间短。灭菌两个目的,第一是杀死培养基的全部杂菌,第二是增加基质腐熟程度,利用木耳菌丝迅速分解吸收营养。灭菌虽然杀死了杂菌。,如果腐熟程度达不到,前期菌丝细弱无力,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逐步会健壮起来的。
    3、培养基碱值过高。碱值对抑制霉菌有积极作用,但碱值过大,黑木耳菌丝是难以适应的。拌料时要严格掌握生石灰的使用量,防止将白灰误认为石膏,碱值过大,使菌丝生长细弱,严重时菌丝不生长。
    4、棉塞过紧。如棉塞浸水或过紧,不能完成透气的作用,使袋内氧气减少,CO2浓度增加,使菌丝细弱、稀疏。
    5、培养基内氮源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偏低,培养基由于麦麸、豆饼粉等比例偏低,造成氮素维生素含量不够,满足不了菌丝生长对氮源的需要,菌丝自然稀疏无力,但也应注意,不要过多地加入氮源,防止菌丝徒长,不向生殖阶段转化。
    6、个别菌株特性所致。经我们试验,黑木耳优良菌种黑木耳11号,无论在菌种制种过程中还是在菌袋培育过程中,初期菌丝生长均呈现细弱无力情况,但随着时间推迟,菌丝逐渐强壮起来。
    (五、)长成的菌袋松散不紧密,软而易碎,含水量大形成豆渣状的“软袋”,这种“软袋”菌丝生长量很少,划口后迟迟不出耳或耳芽长不大,在菌袋上面和开孔很快出现霉菌侵染,发生霉腐,造成木耳不出。
    这个原因主要是培养料灭菌不彻底所形成。在灭菌操作时,有的灭菌时间达不到要求,有的火力不旺,蒸气不足,有的装袋太满,袋与袋堆叠在一起,没有分层放置,这些均会直接影响蒸汽流通和将培养料袋完全蒸透,常造成袋料的中心部位的灭菌“空区”,使一些耐热性芽孢杆菌残存,当进入培养阶段,存活的细菌遇到合适的温度,在养分丰富的培养料中大量繁殖,培养料变成暗灰色,带有粘性,有污秽气味或酸臭味,影响木耳菌丝向料内延伸,只能在四周表层生长,形成“软袋”。
    (六)、二茬污染杂菌(主要是绿霉)原因:
    ,在黑木耳头茬采收后还没等二茬耳长出来就污染了杂菌,造成二、三茬耳减收乃至绝收,降低了产量。这是因为:
    1、上茬耳耳根没抠净。残留的耳根因伤口外露,直接产生杂菌。
    2、采耳过晚。种植户看到又黑又大的子实体,越大越想大,结果子实体失去了弹性老化,体内营养外流,造成烂耳,烂耳部位的培养基随即便产生杂菌。
    3、高温所致。高温直至菌体变软,吐黄水(这是菌丝体死亡的前兆),失去了抗杂能力,外界杂菌乘虚而入导致全部污染。
    4、菌丝体断面没愈合。因子实体根部的培养基连根抠掉,造成了菌丝体产生了新的断面,马上浇水催耳,所以产生杂菌。
    5、草帘子腐烂发霉。由于有的草帘过薄,甲基托布津消毒时间长(更有甚者,有的林场草帘子未经任何消毒处理),浇水过勤,造成出二茬耳时,草帘子草帘已发霉腐烂,草帘子本身已污染了杂菌,必然会使污染袋污染上杂菌(试验现场观察,用遮阳网覆盖,杂菌污染明显低于草帘)。
    6、床面未清理。采完耳后的床面,常会散落些采耳时掉下的培养基、黑木耳子实体、草帘子掉下来的废弃物。如不清理,一遇潮湿和不见直射光线后,便成了各种霉菌的培养基,尔后蔓延到栽培袋上。
    7、采完耳的栽培袋未经直射光干燥。刚采完耳的袋,采耳处伤口外露,且湿度大不通风,不见光易长杂菌。为此,采完耳后将袋直接放在直射光线下降湿杀菌,以抑制霉菌的生长,菌丝愈合恢复的快,才能抑制杂菌的侵入。
    8、浇水过早过勤。二茬耳子实体还未形成和封住采耳处时,浇水过早过勤易产生杂菌。
    (七)袋长好后摆于畦上时间稍长,在划口处及袋面现绿霉,造成黑木耳减产乃至绝收。
    1、黑木耳菌种严重老化,致使菌丝活力弱,抗性差。
    2、黑木耳发菌时间温度调控不当,常时间高温(28℃以上)菌丝内细胞质在高温高湿影响下膨大,涨破细胞壁,无色透明的细胞质营养液流出,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转变为黄色,即表现为吐黄水,各种杂菌趁机污染。吐黄水是菌丝被黏液包围,生理活动受到限制,逐步走向死亡。
    3、菌袋营养偏低。氮少碳多,营养不良,致使菌丝生长偏弱,没有抵抗力。突出表现在菌丝不够浓白,菌袋发软发散,摆袋划口后易出现绿霉侵染。
    4、浇水早、浇水勤、 浇水多。在耳芽形成期,浇水过早、过勤、过多,木耳原基未封住划口,浇水流进或渗入划口内,造成污染。木耳原基分化期,刚形成的幼嫩子实体原基处于芽苞状态,环境温度高,湿度大,芽苞吸水过多细胞破裂,划口处菌丝体停止生长而退菌,形成的子实体原基失去菌丝营养而停止生长,造成霉菌污染或流耳。
    5、床面未清理干净或场地靠近污染源。生产中有些使用原来的出耳场地,出耳床内散落采耳时掉下的培养基、子实体、草杆,甚至未及时处理的污染袋,废弃物等,这些物质便成了各种霉菌的培养基,有的耳床靠近污染源或使用污染的水,直接产生杂菌造成经济损失。
    6、异常气候影响。一般情况下,菌丝体遇到高温、高湿,不通风等不良条件被杂菌侵染而死亡。在低温高湿,不通风的条件下,菌丝生长缓慢,且不利于原基分化,长时间这样维持,也极易造成污染。
    7、菌种带杂或栽培袋灭菌不彻底,原种、栽培种在接种时污染杂菌,发菌期间检查出未作标记,通过拮抗作用,木耳菌菌丝将一些杂菌掩饰,满瓶或满袋时充作菌种,栽培袋接种后,杂菌很快适应便繁衍。如遇到栽培袋灭菌不彻底,将造成全袋迅速污染。
    (八)子实体长得薄,耳片黄的原因:
    1、黑木耳不同菌株习性所制。
    2、培养基的原料选择和配比不合理。CN失调,营养不全面,菌丝弱。
    3、培养基因含水量小,菌丝生理缺水。
    4、出耳期温度高,超过25℃。
    5、出耳期见光少。
    (九)黑木耳烂耳原因:
    黑木耳胶质状的营养液外流,肉质破坏,失去商品及食用价值,就是烂耳,也称流耳。造成烂耳的原因如下:
    1、温度高 。黑木耳是中温型菌类,子实体生长温度高于25℃,子实体细胞分裂加快,组织疏松,干物质积累少,如果持续上升,细胞组织破裂,胶质外流,造成烂耳。
    2、积水过多。黑木耳子实体的生长需要空气相对湿度8090%,同时需要足够的氧气,如果湿度过大,造成积水,抑制子实体正常蒸腾作用,从而影响其新陈代谢活动,造成耳片腐烂。
    3、出耳通风不良。草帘子过厚或通风管理不及时,使床内缺氧,子实体呼吸受阻,室息而腐烂,如果耳床不搭拱架,草帘子直接盖在栽培袋上,更加剧了这种程度。
    4、采收不及时。子实体如采收不及时,孢子弹射尽,失去了胶质状子实体的弹性,使子实体老化而腐烂。
    5、污染杂菌。污染杂菌是造成烂耳的直接原因。一般情况下菌丝体遇到高温、高湿、不通风等不良条件而死亡。杂菌即分解这些菌丝尸体,造成子实体腐烂。
    6、虫害。环境不清洁,湿度过大等会滋生虫害噬食菌丝体或子实体而烂耳。
    (十)青苔的防止
    1、青苔的性质与危害:青苔属低级藻类植物,在水源充足、光照好、通风差、温度高的环境中生长,在黑木耳栽培中与木耳争夺养分,分泌粘稠物,使子实体无法生长。
    2、生成原因:养菌期温度过高,菌丝体伤热后较弱,进入田间管理后,北方早春气温偏低,子实体生长缓慢,一些菌农管理经验不足,认为多浇水长得快,结果浇水过早过多,袋内积水,当天气进入6月份中旬,温度急剧升高,因袋内积水过多,袋内菌丝体在缺氧的情况下被浸死,强烈光照必生青苔,当然菌丝体强壮抗击青苔与杂菌的能力也强,受污染的机会要小的多。
    3、防治措施:培育抗逆性强的菌丝体。养菌期温度不要过高,拌料时添加《多维营养源》可使菌丝体强壮。另外,在田间管理期,地面使用《青苔克》每瓶130110喷洒一遍,可有效控制因外界因素造成的青苔生长。                                                                     (十一) 黑木耳 耳片不开,形成大疙瘩是怎么回事
    2008年春季,许多黑木耳栽培户菌袋下地后,在划口处出现黑木耳原基,但迟迟不开片,形成较大的疙瘩,这是因为前期温度偏高,耳芽现的较快,但5月~6月份,我省遭遇了罕见的长期低温天气,耳农仍按历年的常规方法浇水管理,外界的温度又太低,满足不了黑木耳叶片开展所需的温度条件,而袋内的营养又缓慢输送,导致了耳片不伸展,形成了大疙瘩,这类现象尤其是朵生菊花状黑木耳品种较严重。
     
     
    [ 专栏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专栏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