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 毛玉帮专栏 » 实用技术 » 正文

    我对平菇不出菇原因的浅见


    【发布日期】:2010-11-24  【来源】:易菇网   【作者】:毛玉帮
    【易菇论坛首发】接触了很多很多菇农,这几年来平菇栽培户容易出的问题是栽培后不出菇或不正常出菇等现象,有的出完一潮菇后第二潮迟迟不出,严重着致使生产失败,轻者减产遭受损失,使种菇效益下降。为此,笔者经过多年的生产、研究,并从菇农广泛接触,对此问题发表一些浅见。希望本文能对平菇栽培着有所帮助。
    一、菌种的问题
    任何一个平菇品种栽培季节与品种温型都应适应, 大家知道平菇品种国内很多,有高、中、低温型和广温型之分。中、低温型的品种,在春季气温回升到25℃以上时,不能再分化子实体。在低温季节种植高温品种也会推迟出菇。如果栽培不分季节,不适宜的外界条件就是品种弱点暴漏无疑。没有足够的温差刺激就不会出菇,平菇生产中要慎重选择品种温型,在栽培前进行品种出菇温度试验。平菇品种选择除考虑菇的商品性外,要充分考虑品种自身对环境的适用性。温型不对,品种对出菇温度要求不一致,造成出菇少或者根本不出菇。
    当然,平菇菌种本身质量有问题,老化、退化菌种,混杂菌种,掺杂其它菇种或不同温型菌种混为一体,互相抑制与栽培环境不适应难以出菇。这些都是在生产中要特别注意的。
    菇农生产中一定要到正规的食用菌菌种厂购买优良菌种,保证菌种纯度;购买菌种时一定要详细了解所购品种温型,购买适合自己不同季节栽培的适温型菌种。
    至于有些资料报道平菇菌种不孕,生产中使用的菌种若是未曾配对的单核孢子或其生长的菌丝,就会造成不出菇或产量较低。这个原因笔者还没发现,私下以为这个问题出现的几率很小。
    二、配料问题
    平菇栽培比较重要的是营养元素的合理配给,营养物质是平菇生命的能源和形成子实体的物质基础,平菇配方很多,栽培中,首先是要考虑主要原料质量要优。所选用的各种物质必须新鲜、于燥、无霉烂变质、无虫蛀,凡是己被雨淋和霉烂变质的原料均不宜作培养材料,即使成功,也难高产。其次是培养基的碳氮比例一定要合理。合适的碳氮比为34401 。如果氮素不够,会明显影响产量,若氮素过高,轻则会导致菌丝徒长,营养生长周期延长,推迟正常出菇时间或者根本不出菇。重则若栽培方式不当,导致料内游离氮不能有效挥发,将会严重抑制菌丝生长,甚至在料中生长大量鬼伞类杂菌导致栽培失败。第三是添加无机盐类营养(矿质营养)的比例不能失调。钙能促进菌丝体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磷不仅是核酸和能量的组成部分,也是碳素代谢中必不可少的元素;钾在细胞组成、营养物质的吸收及呼吸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添加比例分别为:钙15%~2%,磷1%~15%,钾03%。现在平菇栽培越来越粗放,连基本的石膏有些菇农都不加了,不出问题才怪。总而言之,营养是平菇高产的物质基础,基础打牢了,夺取高产就有了可靠的保障。所以菇农生产中一定要调好碳氮比,切记氮素过高,营养不要过剩,这如同鸡太肥了不产蛋一个道理。不合适的碳氮比极易造成不出菇或转潮后不正常出菇的现象。
    三、理化条件控制问题
    在平菇的栽培中,温度、水分与湿度、光照、通风等诸多因素都是平菇能否栽培成功的关键。
    平菇生长发育,对外界环境条件有着特定的要求、只有掌握并满足其要求时,才能获得丰收,夺取高产。温度是平菇生长发育中最重要和最敏感的环境因素之一。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各不相同,不同温型的菌株出菇温度差异显著,不同生产季节的温度相差明显,生产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分门别类,采用灵活的管理措施,特别是在发菌期对料温的有效调控,出菇期将温度调控到该品种的最适范围,这更是重中之重。在低温下种植时,菌丝长期处于缓慢生长状态,虽然发菌时间较长,但有效积温不足,菌丝生理成熟度不够,而迟迟不能出菇。此外,无论何时种植,出菇前的温差变化太大,均不利于出菇。如果平菇菌丝达到生理成熟,温差刺激不当也不会出菇 。平菇属变温出菇菌类,菌蕾的形成需要810℃的温差刺激。在冬季栽培中由于环境温度低,昼夜温差太小,都会致使难以现蕾。推迟出菇或不出菇。生产中一定要控制温差,刺激出菇。笔者多次调查如果菇房所处环境温度,高于所栽品种的出菇温度范围,或低于所栽品种的出菇温度范围,都会产生不出菇或转潮后不再正常出菇的现象。前者春、夏、秋季均会发生,后者多出现在冬季低温季节。
    平菇栽培管理过程中水分的管理也很重要,平菇生产的成功与优质高产,关键在于水。料内水多则含氧量少,不利菌丝生长,水少则营养分解困难,不利出菇。发菌期基质含水量为65%,出菇期含水量达到68%~7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时,长出的菇大而肥厚,色泽鲜艳品质好。但在菇农实际栽培中由于不科学的水分管理造成不出菇的现象也比比皆是,笔者遇到一位菇农发完菌后迟迟不出菇,急的要命,笔者只好到他的菇棚观察了一番,由于时至9月,这位菇农通风太大,并且风口直吹出菇面,导致袋开口处培养料含水量下降,表面失水过干,象征性的浇水马上就干,这就是造成不出菇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位菇农出现不出菇问题,笔者调查主要是补水出了问题,菌袋开口后,直接用水管喷水,水流很大,导致补水时喷水过多,直接往培养料及幼菇上喷,再加上他的菇棚通风不良,使培养料积了很多水,造成菌丝窒息死亡。同时幼菇菌盖上也由于长时间积水,大量吸水而撑死。
    还有的菇农在采完一茬菇后,立即浇上大水,这是极不科学的。平菇出完一潮菇后,自身能量消耗很大,需要菌丝充分的休养,积累养分后才能出下潮菇,可你马上浇大水,它怎么休养?这样直接导致菌丝受伤,活性下降,什么虫害?什么病害趁虚而入,更谈不上出下潮菇了。干养菌湿出菇是最基本的常识。采菇后一定要停止喷水。在正常出菇管理过程中,菇农补水时要向空间、地面喷雾增湿,不要直接往培养料及幼菇上喷洒。只有当菇蕾分化出菌盖和菌柄后长至3厘米以上,方可少喷、细喷、勤喷雾状水。此时如出菇慢,菇体小且稀疏,用手捏挤菇盖边缘,不易出水分,说明料内水分不足。但料内水分过大,空气湿度又大,会出现水肿。如菇体生长缓慢,无光泽,菌蕾易枯死,菌丝体失水快,这是因空气湿度不足而引起。
    氧气是控制平菇菌丝长速和菇体质量最好的“试金石”,发菌期和出菇期料内氧气充足,室内空气新鲜,菌丝体和子实体便生长旺盛,长速快,产量高,质量好。同时,空气也可对原基分化取到调控作用,对料内减少供氧有利于分期定时出菇。菇床通风不良,供氧差,膜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光线太弱,均不利于出菇。尤其是在冬季温度低,再遇上连阴天,,新栽培户往往只注意增温,不重视通风。致使棚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影响子实体形成,造成不出菇或出菇少的现象。严重缺氧时,会使已出的大批菇蕾萎缩、闷死;如果你的菇房里有粗柄菇、无头菇、卷盖菇、刺猬菇等,基本可以确定是因空气不流通而引起的。此时加强通风换气,
    另外适宜的光照既可刺激原基分化,又可调剂菇体的色泽及产品质量。pH值是影响平菇新陈代谢的重要因素,发菌期pH值在775时,既可以满足菌丝生长,又可抑制杂菌发生。出菇期的PH值以5862为宜。由此可见,综合调节各环境因子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在管理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在各个生产环节中,必须抓住管理重点,明确主要矛盾,当严则严,当活则活。如培养料的营养比例,基质含水量,消毒灭菌,发菌期和出菇期的温度控制,出菇期的水分管理等工作,一定要严而又严,不能有丝毫马虎,稍有疏忽,可能会导致全盘皆输。 平菇管理万变不离其中,重点离不开“温、湿、气”三要素。在温度管理中严禁一个“高”字,水分管理中切忌一个“多”字,空气管理中牢记一个“畅”字。只要把温、湿、气三者关系灵活应用,把握准确,夺取高产便十拿九稳。也肯定远离不出菇现象。
    四、病虫害问题
    (一)病害    平菇在菌丝生长期,杂菌污染栽培料后,因平菇菌丝生活力强,可将杂菌覆盖,但杂菌并没有除去,它和菌丝争夺养分,并分泌有害物质,抑制平菇菌丝正常生长,影响子实体的分化。很容易导致出菇困难。生产中在发菌期要经常进行观察,及时处理被杂菌污染的栽培料。我在一菇农棚里发现这么一种情况,先是菌袋出现少量的菇蕾、幼菇褐变畸形萎枯而死,以后迅速蔓延这个菇棚,造成大批菌袋两端只显浓密白色菌丝团而不出菇,同一批菇即枯黄而死。笔者断定这是杂菌污染。大家都知道木霉、链孢霉、曲霉等因具有鲜艳的颜色比较好辨认。但象轮枝霉、疣孢霉、指孢霉等,它们的菌丝孢子色淡或几近无色,用肉眼在菌盖、菌褶及菌柄幼小菇蕾上看到的杂菌丝,被错误的认为是平菇子实体再生菌丝。这些杂菌寄生在平菇子实体和菌丝体上,在适宜条件下过分繁殖,使子实体死亡、菌丝体受害而不在形成原基。
    (二)虫害   害虫侵入栽培料后,咬食菌丝,菌丝断裂失水死亡,使菌丝正常生理代谢和物质转换受到破坏,造成不出菇。前年笔者在菇农家遇到了这么一种情况。该菇农3万袋平菇在发好菌开袋加湿并采取10多天温差、光照刺激后,只在菌袋周围出现大量菇蕾,两面料面却极少现蕾,偶见从袋缝隙挤出幼菇,且不久后死亡。笔者拿到实验室镜检两端菌料,发现有跳虫取食菌丝体,初步鉴定为紫跳虫。从袋两端开口处侵入,危害菌丝致使原基不发生。紫跳虫的危害状不同于瘿蚊、蕈蚊及蝇类幼虫,肉眼看不见明显的蛀食孔洞,菌丝消退缓慢,常错认为菌丝体正常而误导处理方法。
    平菇不出菇除上述四种原因外,还有农药药害导致不出菇,如在出菇期喷敌敌畏、敌百虫或不科学的使用其它菌药;不正确的使用各种激素、增产药也会导致不出菇;还有高温季节覆土,因覆土过于肥沃,线虫繁殖,吞食菌丝致菌体结构破坏而形不成子实体。笔者强调广大菇农不仅要拥有栽培知识,还要有植保知识,这样在发生问题找原因时,才能科学准确,若动辄就把不出菇甚至死菇、病害菇全部归于菌种,将无助于栽培水平的提高。(作者MYB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易菇论坛)
     
     
    [ 专栏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专栏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