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消费 » 饮食资讯 » 正文

    专家提醒小心辨别鸡枞木耳“毒姐妹”


    【发布日期】:2012-07-17  【来源】:云南网  【作者】:王云 孙琴霞 郭亚星
    【核心提示】:  上周报道了云南省常见毒菌的识别后,不少读者纷纷致电表示,一些毒菌和平时食用的菌子长相差不多,一旦混淆很难辨别,希望本
      上周报道了云南省常见毒菌的识别后,不少读者纷纷致电表示,一些毒菌和平时食用的菌子长相差不多,一旦混淆很难辨别,希望本报对此进行报道。昨日,记者采访了云南省植物学会,请专家们来教教大家如何区别易混淆的食用菌和毒菌。

      牛肝菌开水煮后再烹制
      在牛肝菌干制品中,会混杂网孢牛肝菌及黄粉牛肝菌,因此牛肝菌最好先开水煮过后再烹制。以下两种有毒的牛肝菌要特别小心辨别。

      网孢牛肝菌(有毒)
      
    又名红牛肝菌、见手青。牛肝菌的一种,红色外表黄肉,手一撕开则迅速变绿变黑,狰狞得很,见手青的名从此而来。味道鲜美,误食后有小人国幻觉。少量误食不会致命。主要鉴别特征:菌盖半圆形,暗红色至灰红色,黄肉。菌管鲜黄至浅黄色。菌柄暗红色至玫红色,表面有细小鳞片,近菌柄基本部稍光滑。菌盖与菌柄的内部呈鲜黄色,然后变黄绿色。主要见于阔叶林下。

      黄粉牛肝菌(有毒)
      又名黄蘑菇,主要鉴别特征:颜色鲜艳,菌盖与菌柄表面敷有柠檬黄色粉末,采摘时可沾染手指。菌盖半球形,菌肉黄色至黄白色,菌柄中实。在云南较多见。



      黑木耳也有“毒姐妹”
      黑木耳是许多市民喜爱的菌类,但是一种叫叶状耳盘的菌与黑木耳的样子极为相似。

      叶状耳盘菌(有毒)
      俗名暗皮皿菌、毒木耳。主要鉴别特征:菌体呈片状,墨黑色。表面暗淡、无光泽,无皱褶,不透明,无弹性;味微苦、有麻味。水浸液呈黑色。在大理、楚雄、丽江等地均有分布,生于腐木上。

      黑木耳(无毒)
      呈耳状,形状较规则,黄褐色,表面具皱褶,较有光泽,半透明,有弹性;无苦、麻味。水浸液呈浅黄色。



      小个子假鸡枞有剧毒
      每到吃菌的季节,草鸡枞都深受市民的欢迎,价格也年年攀高。但是草鸡枞的模仿者灰花纹鹅膏可是有剧毒的,它们的菌盖颜色极相似,只不过剧毒的灰花纹鹅膏个体较小、菌柄浅灰色至灰黑色,基部膨大呈球形。

      灰花纹鹅膏(剧毒)
      又名麻毒伞,最毒的蘑菇之一,毒性极强。该菌个体稍小,菌盖深灰色或暗褐色至近黑色,具深色纤丝状隐花纹或斑纹,边缘无棱纹。菌褶离生,近白色,小菌褶渐狭。菌柄被浅灰褐色细小鳞片,近基部处呈球形膨大。菌环膜质,浅灰色,生于菌柄的上部。菌托白色,浅杯状。

      隐花青鹅膏(无毒)
      又名草鸡,主要鉴别特征:中等至较大,菌体粗壮。菌盖深灰色或暗褐色至近黑色,具深色纤丝状隐花纹或斑纹,边缘无棱纹。菌褶离生,白色,小菌褶渐狭。菌柄白色,具白色纤毛状纸粉末状鳞片,近基部处稍膨大。菌环膜质。白色,易碎,顶生或近顶生。菌托白色,浅杯状。昆明、普洱、保山、大理、楚雄、丽江等地均有分布,主要见于阔叶树或针阔混交林下。
     

     
     
    [ 消费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消费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